APP下载

阿伦特教育思想中“权威”逻辑与意义

2020-12-07房犇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0期
关键词:权威逻辑意义

摘 要:纵观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不同的时期存在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风格,并且发挥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阿伦特是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尤其是她在教育思想中“权威”逻辑的主张,影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因此,文章将详细分析阿伦特教育思想中“权威”逻辑内容和具体的现实意义,希望为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阿伦特教育思想;“权威”逻辑;意义

教育权威逻辑主要是从交往双方的构成为出发点,指出了政治领域和家庭与教育之前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当代社会,教育权威的重建需要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权威”逻辑的意义。

一、阿伦特教育思想概述

阿伦特在《教育的危机》中教育的双重意义被政治化了,指的就是它被用来反照和澄清政治权威的特点,她的教育观点也被称为是一个政治性问题,从教育立场来看,政治也被作为教育的借鉴,她主要阐述的是教育危机,《教育危机》延续了《何为权威》这一文章,这一文章是针对教育的多个侧面提出来的,对教育相关问题做出了详细和深入的思考,例如,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本质和任务问题等,全文的中心旨在摆正师生关系,在阿伦特看来,师生间的关系在本质上需要采取一种权威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我们有理由将《何为权威》当作一个教育性文本来阅读。

二、阿伦特教育思想中“权威”逻辑的阐述

据当今中国教育研究,大多数的研究者主要倾向于将“权威”定义为一种强制意义。反对者对“权威”的内容视为压迫的力量,力图消除这种力量,而支持者对“权威”持有支持和从一的态度。从阿伦特的自身经历来看,她做出的《何为权威》从实践上反复研究了和权威有关的话题,并且明确的指出了“权威的消失将成为现代世界发展的危机趋势”。权威是什么?权威的威力到底有多大?权威危机将会带来什么后果?阿伦特在探讨有关“权威”的问题时,暗示了整个世界将会陷入到不确定性中。由于权威的存在,世界将会变得不稳定。当阿伦特宣告“权威已经在现代世界中消失” 时,我们会注意到,她曾经提出了一个区分,也就是权威的曾经,也就是指的是以前也有一个权威时代,而在它之后则是另一个权威危机的时代。“曾经的权威”也被成为前政治权威,一般指的是政治权威,不仅是西方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权威思想和经验,还进一步指的是西方政治史上的权威思想和经验。同时,阿伦特从来没有针对权威给出一个详细的概念,也就是说她没有给权威一个准确的定义。

三、教育思想中权威逻辑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权威象征着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谈论政治权威也就是在谈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教育思想中的权威主要指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老师和学生都是行为主体,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虽然如此,但是二者都是自由的,都是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但是,在教育领域中,经常会存在这样的现象,老师可能会将自己视为权威的主体,大多数学生也有类似的认知。学生认为老师就是权威者,讲解的知识和发表的教学观点都是正确的,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老师在教学中并不是权威地位,和学生一样,老师也是思考问题、增长知识的学习者。通过具体的教学,老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掌握一些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并且应用在具体的教学中。在教育领域中,权威是一种自然的必需品,就以对儿童的教育来说,儿童不能自立,在家庭中要依靠父母,在学校里要仰仗老师,这是一种必然,也是人类文明的延续。

四、教育权威的内在逻辑与意义

(一)阿伦特教育思想中教育的责任

阿伦特曾經指出,对教育者来说,他们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则具有双重性,指的就是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受教育者是新生的,并且其在不断的接受教育中实现成长。“新”在阿伦特的思考中占据的地位很重要,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其中,诞生性和有死性构成了人存在的基本形式。诞生性指的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人都是通过出生这一途径来到世界上的,出生是一个事件,意味着世界上出现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人。所以,出生本身就是一个开端,并且也是日后受教育的对象,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创新事物。在阿伦特的教育理念中,教育被赋予了两项职责,主要是对受教育者生命和发展的责任以及对世界持续的责任。因为儿童作为新来者,接受的教育比较少,生活的经验不足,那么他们这一类受教育者很可能会遭受来自世界的不同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而且还包括心理伤害。同样的,在对世界持续的责任中,可能会遭受新来者任意创新的冲击。

(二)阿伦特教育思想中,师生的基本定位

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教育的重要公共领域,处于家庭私人领域和政治公共领域两者之间,并且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阿伦特指出,现在,学习并不是世界,也不能冒充世界,学校只是让学生接受教育和指导的机构,同时也是家庭和世界之间的机构,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顺利的从家庭进入到世界中,然后再继续开展一些活动,参与整个世界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老师的基本职业是引导,这是老师的具体定位,教师的基本角色是引导儿童从学生阶段进入到社会中,是教育的指引者。所以,阿伦特对教师的基本定位就是世界的代表者,不管怎样,在教育领域中,教育者都要站在年轻人的面前,为他们提供知识教育和经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的顺应社会,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三)从教育和世界的关系来理解“权威”意义

在教育领域中,权威也同等重要,这里所讲的权威并不是让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指的是学生能够区分正确和错误,然后根据老师的指导开展具体的学习活动。那么,如果将视角放的更加宽阔,从教育和世界的关系方面来说,教育本身就是为了维持和发展社会和世界存在的一种活动,因此,老师在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也就是对世界发展的责任。只有在这个层面上,老师的“权威”才有意义,老师作为世界的代表者才是具有价值的。所以,老师和学生二者的基本关系是引导者和被引导者,这一关系并不是任意定义的,而是“权威”逻辑的要求,并且这一关系在本质上就具有权威性。此外,阿伦特在阐述教育思想时,有意将教师的权威和教师的任职资格二者区分开来,她认为任职资格只是构成教师权威的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任职资格并不会自动的为老师赢得权威,因为任职资格包括的内容很少,像是关于世界的专业性知识以及老师如何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等内容,范围比较狭小,但是教师本身的权威很大,就其含义来说,形成权威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世界承担的责任。那么她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综合和总结,提出了一个形象的观点:危机时代中的教育权威。随着现代进城的逐步深入发展,权威面临着崩溃的风险,权威的失落是最后的发展阶段,也可以说教育权威的瓦解意味着权威危机的严重。究其原因,要从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入手,即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中,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绝对的优越性”,虽然这种绝对优越性是短暂的,会随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逐渐弱化,同样也表明了,在学生获得成人资格以及丰富的学科知识之前,学生在师生的关系结构中始终处于服从的一方,老师是教育活动中的权威者和指导者。儿童无法自行摆脱教育权威的束缚,即便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很高,在学习过程中仍然需要老师的指导和教育,这样不可能完全消除权威,尤其是在低年级,消除权威的情况不会存在。

(四)教育领域中,权威逻辑的重要作用

在学校中,纪律、秩序、道德、技能、知识等需要后天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会自然而然的形成,都需要父母或者老师做出必要得指导,有时甚至要依靠严厉的指导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才能有较好的帮助。因此,导致教育权威存在危机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老师自己抛弃了權威,拒绝承担教学育人和对世界的责任,这就是老师丧失权威的唯一原因。再者,教师之所以会抛弃自己的权威带来一些权威危机,和政治危机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情况来说,政治权威丧失的越彻底,教育权威瓦解的速度也越快。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处在现代化社会中,政治领域的影响力较大,我们会在政治领域中追求自由和平等,那么这种观念自然而然的也会融入到教育领域中,学生也有要求平等和自由的诉求,也希望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那么在政治层面的影响下,主张师生平等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件合理正确的事情。其次,长时间以来,一种政治家一直在利用权威的教学模式为其统治做合法性的辩护,如果在政治领域中,所谓的“权威”被揭露为权力和意识形态的统治后,对“权威”的不信任也就很容易产生了。所以,在反权威氛围影响下,老师也会受到这种潮流的影响,学生也要求消除权威,那么教育在本质上要求权威,但是现代教育和社会中权威处于全面崩溃的状态,这就使权威逻辑陷入了困境。所以,阿伦特就此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来解决当前的困境:首先,坚决将政治领域和教育领域二者分离,摆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真实关系,以便于在教育领域中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单独采取一种具体的权威形式。第二,老师需要重新认识世界,还要确认自己对世界的责任,这样有利于重新构建教师的权威。第三,在教育领域中,采取尊重过去的态度,简单的来理解,也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教育的有效性,教给学生关于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含的丰富知识。 通过这三种方法的融入,能够帮助教师重新构建“权威”逻辑,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教育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教育领域中,“权威”逻辑由来已久,并且对一些教育家研究相关的教育思想和内容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在现代教育中,老师需要明确“权威”逻辑的内涵,正确应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承担教育的责任。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弛.阿伦特教育思想中“权威”逻辑与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5):107-108.

[2] 陈亚凌.汉娜·阿伦特思想中的教育景观及其当代意义[D].2017.

[3] 杨坚.阿伦特教育权威思想探析[J].教育学报,2015(03):29-35.

[4] 陈亚凌.汉娜·阿伦特思想中的教育景观及其当代意义[D].2017.

作者简介:房犇,身份证号码:320481198503282224。

猜你喜欢

权威逻辑意义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