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等教育法规为指引,践行“四有”好教师

2020-12-07刘群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0期
关键词:四有立德树人教师

摘 要:教育之路,教师为基。高校是实施立德树人工作的主阵地,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教师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能否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些问题的困惑来源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出现的教师职业理想意识淡化,道德滑坡等现象。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和高等教育法规让困境中的我们看到了明灯。

关键词:高等教育法;教师;立德树人

推进依法治教,贯彻和落实好高等教育法规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表现和必然要求。教育是国之大事,而教师承担教育重任的工作者。因此,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还得看教师,看教师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来考量教师的综合素质呢?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能否担起应有的责任,为高校培养目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呢?习总书记提出了“四有教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学识。这给了我们最通俗易懂的评价和判断好教师的依据。只有以教育法律法规为指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法治要求。而“四有教师”是与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相呼应产生的通俗易懂的指导一线教师工作的指南针。

一、“四有教师”的内涵

《国家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就有好的教育”。“四有教师”既是对我国优秀历史的教师文化的呼应,也是对新时代教师的必然要求。

针对“有理想信念”。教师是受到国家委托来实施培养人的重任的工作者,一言一行都应该代表着国家的要求。因此,教师,就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作为自己人生的理想追求,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筑梦人和追梦人的重任。习总书记对有理想信念也给出了具体的解释,这是新时期我们理想信念的重要指向标。

针对“有道德情操”。习总书记指出:“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就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以高尚的道德行为引领学生。因此,高校教师,就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在实践中模范践行教师应有的道德要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典范。

针对“有扎实知识”。习总书记“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扎实学识,是教师安身立本之本,是教师职业體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就成为活的源泉的今天,为师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奥博的通识性知识。因此,教师要践行不断充电的意识,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针对“有仁爱之心”。首先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如学识、经验等,我们比学生的经验更丰富,因此就要做好引领和教育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平等待生,只有真正爱学生,我们才能看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去认真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习总书记从教师的精神信念、专业素养、道德情操等不同方面来具体阐释了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也给了我们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职业指引。这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法规的要求,更是教师作为一个培养人的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对照“四有教师”找差距

近年来,随着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师资建设确实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党的建设甚至是任何一个领域的建设,我们都强调,要守初心,找差距。以高等教育法规和“四有教师”为标准来找教室队伍建设的差距,我们也不可避免的发现,当前的教师队伍建设也确实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教师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这个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2008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以及杨欢等的研究均显示当前大部分师者的职业理想不坚定。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少数教师的身上就体现出了一些极其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如:大学教授周某中在其微博中多次发表错误言论,歪曲史实,损害党和国家的权威和利益。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三观完善中的大学生来说,就像风向标一样,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部分教师道德品质滑坡。在师德师风一票否决的情况下,还有人顶风作案,做出败坏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如:学者陈某被实名举报性侵女学生。又如:某教师为了获得学生期末好评,用礼品收买班干部等。这类似的例子残害了一个又一个祖国的未来的栋梁,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给教师队伍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些行为,也是对法律权威的挑战,应该受到强烈的谴责和法庭的重判,还教育一席清凉地。

部分教师知识不扎实。扎实的知识,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在与学生开座谈会的过程中,有学生反映,有教师说过“你们怎么这么笨,怎么都教不会?”“我不想不时间浪费在你们身上,你们太笨了”等类似的极其不负责任的话,这已经违反了高等教育法规中的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的权利。由此可见,此类教师不仅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过硬的教学能力,更缺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基本法律的理解。

部分教师缺乏爱心。好老师是“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教师的爱心,是教师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檀传宝“把认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进行排序”这一调查中,其中调查呈现的是“爱心”处于榜首的。在杨欢的“你得到过老师的理解与尊重吗?”有15.2%的表示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的理解与尊重。在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存在以学习来作为评价学生和对待学生的依据的老师并不少,因此教师和学生的矛盾也时有发生,学生打教师的事例也时有报道,更有学生长大后把小时候受到教师的大骂还回去的例子发生,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教师的行为。很多时候,教师的行为确实从法律上已经触犯了红线。师者的爱,不仅是法律的规定,更是师者职业应该有的必不可少的“燃油”。

三、依据“四有教师”抓落实

根据高等教育法规和“四有教师”的要求,结合教师职业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落实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理想信念建设。坚定马哲的政治立场,学习和践行其思想要义,自觉把其要旨内化为个人理想,融入到教师职业理想中去,从而作为指引自己职业发展的指南针。教师个人也应关心国家的大政方针,树立大局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崇高理想信念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加持”,借助自身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在实际教育中,应结合时政热点,让学生了解当前的政治局势,把家国大义与学生个人命运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做自强自立的新时代中国人,肩负起自身应有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营造教师师德培养的社会环境。在信息媒体迅速传播的新时代,社会环境对高校教师师德的影响明显加强,因此通过社会环境的引导,可起着事半功倍的效用。一是通过曝光教师违背师德师风的事例,起着警示作用。二是可以通过媒体宣传体现教师良好的师德行为的事例,起着模范引领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外部的任何影响和作用,都只能起着外因的作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教师本身。因此,高校教师主动提高自我师德修养,并自觉以师德规范树立和更新观念、引导和约束行为是提高高校教师师德的最主要的途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觉践行大学精神。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再结合个人多渠道的自学,牢固知识、打造过硬的教学本领、树立勤勉态度、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终身学习打开为师者知识之源,做跟得上時代发展的教育者。

修一颗爱心。爱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纽带。教师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背景等来区别对待学生。教室应该要公平对待学生。对待有缺点的学生,更应帮助学生改正不足,取得进步。尊重和热爱学生,做到要求一致,是师者的必修课。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伴生物”,也是教师职业的“加碘盐”,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添加剂”,是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四、结语

“四有教师”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是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指南针。高等教育法规是教师职业发展的红线,任何人不得做出与此相违背的行为,是指引高等教育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指示灯。以高等教育法规为指引,践行“四有”好教师,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

[2] 黄蓉生,李栋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四有特质”的时代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2).

[3] 傅维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0.

[4] 杨欢.基于四有教师的中学教师师德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5]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6] 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1.

[7] 杨欢.基于四有教师的中学教师师德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8] 白忠玉.新时代年轻高校教师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素质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6):35-37.

作者简介:刘群(1990- ),女,贵州毕节人,硕士研究生,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四有立德树人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