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
2020-12-07张文雅
摘 要:为深入了解新冠疫情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程度,本文选取了疫情前后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构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得到2017年-2018年我国各省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年度得分及2019年-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季度得分。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第三产业;熵权法
一、引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在各级部门的不懈努力下,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李克强总理强调,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防范化解风险等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因此,如何快速恢复经济活力,推动产业复苏及企业复产,是后疫情时代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年增加。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对短板行业和优势行业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为疫情后产业复苏、经济恢复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建议。
我国学者已经对第三产业开展了许多研究。李江帆(2004)在对第三产业战略地位的历史、趋势和成因进行分析时指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主要表现在服务型生产资料、服务消费品、GDP贡献份额、就业贡献份额、第三产业比重增大趋势和资源限制程度等方面。杨凤娟(2014)选取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新兴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等指标对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和竞争力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河南省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吸纳劳动力不足。张海鹏(2015)在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时,从生产服务、民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服务三个角度考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表明,2005年-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第三产业发展呈逐年向好态势,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省市指数排名靠前。
综上,本文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后疫情时代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行业进行对比;然后构建衡量我国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2017年-2018年我国及各省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得分;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调整指标权重,对2019年第一、二季度和2020年第一、二季度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得到同比变化情况,进而为下一阶段的产业恢复发展提供建议。
二、后疫情时代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1.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2010年到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由44.2%增加至53.9%,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疫情的爆发给服务业造成了严重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负增长,此前第三产业季度增加值同比变化率均在7.5%左右波动,增速稳定。疫情导致多数企业停工,居民消费停滞,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受损严重,具体反映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下降。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出现明显下降。2019年一季度我国第三产业贡献率为61.9%,2020年一季度第三产业贡献率下降至44.2%,同比降幅较大;表明近两年来,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受年初疫情影响,第三产业增加值减少,减弱程度进一步加强。
自2019年一季度至2020年二季度,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围绕66%上下波动,变化较小。2020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13.5%,前半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1%,表明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进行,对第三产业的投资逐渐恢复,但较去年同期仍有减少。在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会通过减少投资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当市场逐步回暖,投资也会相应增加。
2020年一季度我国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5082元,同比下降8.2%,实际下降12.5%;上半年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9718元,同比下降5.9%,实际下降9.3%,降幅缩窄。其中,2020年一季度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为283元,较2019年同比下降11.3%。疫情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消费需求的下降,“软消费”需求量减少。
与第一、二产业不同,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没有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性规律,一季度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短期内无法完全消除。由于第三产业涉及范围较广,不同层次的部门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本文分别选取了在疫情期间发展受阻及发展加速的两个代表性行业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2.住宿和餐饮业发展现状
住宿和餐饮业是第三产业中典型的“线下”服务性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040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增加值为5071.2亿元。然而2020年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仅为2820.9亿元,同比下降35.3%;二季度增加值为3481.3亿元,虽然较一季度有所回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减少。餐饮服务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抵抗外部风险能力不足,疫情期间营收大幅下降,发展停滞。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2020年第二季度住宿和餐饮业的经营情况有所改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餐饮行业收入同比下降32.8%,二季度餐饮收入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3%,餐饮收入连续三个月好转;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客房收入降幅比一季度收窄超过7%。居民的出行意愿增加,餐饮住宿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开展,市场活力正逐渐恢复。但疫情导致的失业、收入下降等问题使居民对于非必需品的消费意愿减弱,行业运行的完全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
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
信息化与网络化服务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助推作用。从2018年一季度至2020年二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由7212.12亿元增加至9573亿元,增长率达32.73%。从环比角度看,2019年一、二季度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6.81%、14.86%,2020年一、二季度环比增长率分别为5.97%、14.02%,表明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均呈向好发展态势。
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指标情况来看,疫情对该行业发展并未造成较大影响,反而个别门类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如线上云服务。多数人为不耽误工作学习而选择线上办公,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网络化服务的发展。如2020年2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4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同比增长8.2%,这进一步说明网络化服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积极作用,并没有像餐饮业、航空业等受到疫情的巨大冲击。
三、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做出准确评估,在遵循的客观性、时效性、可得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本文选取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作为一级指标,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作为二级指标,其中发展规模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3个三级指标,发展速度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1个三级指标,产业结构包括第二产業增加值占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3个三级指标,可持续发展包括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比、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个三级指标,详见表1。
2.数据处理
基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收集了2017年-201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2020年第一、二季度,2019年第一、二季度全国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主要为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等。
在数据搜集过程中,个别省份2018年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数据缺失,本文采用均值插补法对缺失数据进行了补充。由于本文选用的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因此在进行标准化处理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其中,xi表示三级指标第i年取值,Yi表示该三级指标第i年的标准化数值。
3.实证结果及分析
(1)2017年-2018年各省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本部分主要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对2017年-2018年全国及31个省市自治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不同年份的指标取值不同,由熵权法计算得到的权重也有差异。通过R软件编写程序计算得到各级指标权重见表2:
二级指标中,发展规模权重最大,发展速度权重最小。将各二级指标看作整体,得到发展规模下第三产业增加值权重最大,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对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影响较大。2017年-2018年产业结构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的权重略有减小,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的权重增加。二级指标可持续发展下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比权重变化较大,内部权重由0.3517增加至0.5238。
从三级指标来看,2017年和2018年指标权重变化幅度较小,其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比的权重增加了0.045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的权重降低了0.0243,其余指标权重的波动均在[-0.024,0.045]范围内。
根据计算得到的指标权重,本文首先计算出2017年-2018年全国及各省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各二级指标平均得分,然后又计算出全国及各省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总得分。
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二级指标发展规模得分最高的是北京市,其次是上海市、广东省;得分最低的是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也相对较大。在二级指标发展速度中,得分最高的是贵州省,其次是重庆市和湖北省,均超过0.8,表明这些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较高,产业发展速度快;得分最低的是天津市,其次为辽宁省,均低于0.2。二级指标产业结构得分最高的是北京市,其次是上海市,这两个地区该指标得分远高于其他省市,第三产业结构较优;得分最低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年平均得分为0.10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715。二级指标可持续发展得分最高的是上海市,其次为北京市,均高于0.8;得分最低的是贵州省,其次为云南省,均低于0.1。该指标主要反映了不同地区第三产业中服务消费所占比重,北、上、广地区第三产业较发达,服务行业占比大,该项得分较高; 受地理位置、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影响,云、贵、新、西地区服务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指标得分也相对较低。
表3为计算得到的2017年-2018年全国及各个省市自治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总得分。可以看到,从2017年到2018年,我国整体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得分由0.5859增加至0.6105,环比增加4.2%。其中,北京市和上海市连续两年总得分都排在前两名,均超过0.5,位于全国领先水平。天津市、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海南省、重庆市两年都排在全国前十。这些地区的主要行业都集中在第三产业,如海南省以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主,房地产业、金融业和信息传输业等是北上广的支柱性产业,因此在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良好。两年间得分最低的省市集中在江西省、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河北省,同样受到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这些省份的主要产业集中在第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整体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东北、西南和中部地区部分省份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落后。
(2)2019年-2020年第一、二季度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为了及时了解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最新状况,在考虑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本部分收集了2020年与2019年第一、二季度的第三产业相关数据,结合2017年、2018年各三级指标的权重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调整,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做同比变化分析。
本文按1-9标度赋值的方法对9个三级指标进行赋权,运用R软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其CR=0.0136<0.1,表明构建的判断矩阵合理。同时,测算出各三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1274、0.2994、0.0368、0.0355、0.0255、0.116、0.1274、0.116、0.116。
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及三级指标的权重,同时结合相对应的数据,测算出各二级指标的得分及总得分的情况,见下表4:
2020年二季度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总得分较上年同期显著下降,下降率高达61.96%;2020年一季度总得分较上年同期增加9.06%。从各二级指标的发展情况来看,2020年二季度的发展规模指标相较于上年同季度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下降率达95.27%;可持续发展指标得分相较于上年同季度增长64.63%;而发展速度及产业结构指标得分相较于上年同期均降低,下降率分别为41.76%、64.38%。2020年一季度发展规模指标得分同比增长75.82%,可持续发展指标同比增长29.49%;而發展速度指标得分同比下降达100%。居民的消费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影响,但由于生活必需品及医药防护品等消费在年初略有增加,因此整体变化较小;产业结构得分发生变动,主要在于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由疫情前的主导地位下降至接近平均水平;发展规模及发展速度受疫情冲击较大,但其恢复速度较慢,需逐步提升。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主要对疫情前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构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得到结论如下:
第三产业在疫情期间发展受阻,一季度增加值为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明显下降,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大幅降低,一季度营收惨淡;二季度行业经营情况有所改善,住宿和餐饮业收入降幅收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行业增加值逐年上升,2020年第一、二季度仍保持着5.97%、14.02%的环比增速。
2017年-2018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得分差异较大。除北京、上海外,其他省市得分均低于0.3,且大部分省份得分在[0.1,0.2]区间内。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着重体现在第二季度。2020年二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整体得分较上年同期大幅降低,下降率高达61.96%,其中发展规模指标环比下降95.26%。一季度发展速度、产业结构指标环比降幅较大,且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
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建议如下:
政府方面要针对市场实际情况,定期调整政策措施。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恢复仍需要一定时间,税费减免、租金补贴等措施要贯彻落实;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也要加大,尽可能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办理流程,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加快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着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恢复。进一步将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行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实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在考虑各地区优劣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扶持第三产业中相关行业的发展,培育出有竞争力的核心企业群。
参考文献:
[1]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J].财贸经济,2004(01):65-73+97.
[2]杨凤娟.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及竞争力实证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05):13-18.
[3]张海鹏.第三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5(05):62-64.
[4]李思佳.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20(23):31-32+39.
[5]孙俊意.分析新冠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参考“非典”疫情[J].经济师,2020(08):58-60.
[6]蔡昌,王道庆,马刘丁.新冠肺炎疫后经济恢复痛点与宏观政策选择[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07):1-5.
[7]张海鹏,曲婷婷.第三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3(05):99-103.
作者简介:张文雅(1998.06- ),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