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0-12-07陆佳俊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0期
关键词:党支部建设

摘 要:党支部建设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生党支部则是其中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是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章从建设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不仅对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价值,也更加发挥了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并引出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党支部工作开展与研究生党员实际生活需求之间出现的矛盾,以及面对传统的党支部活动建设,研究生党员表现出较低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接下来文章依据现实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要求加强共同愿景,营造学习氛围,并强化思辨能力,为其他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党支部建设;团队学习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党支部建设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不断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强调要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而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组织宣传、凝聚学生的最基层组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至关重要。2013年,党发布了《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多方面强调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此外,在2018年10月28日,党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条例指出对高校中的党支部,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

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而在高校中的学生党员往往有着不同的专业,年级,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党员支部,必须结合学生党员特点进行支部建设,努力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其中研究生群体作为高校中的精英骨干,党员占比多,学习能力强,科研要求高,所以更是要结合其切身情况开展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以加强教育培养为重点,积极构建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以期增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效果。在研究生中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使研究生党员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一、高校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学习型组织是指培养组织的学习气氛,通過建立共同愿景、系统思考、团体学习、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因此,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研究生党支部作为重要的基层党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目的就是要在党组织中以党的奋斗目标为共同愿景,对党的事业系统地进行思考,党员间进行团队学习,不断改善党员个体的心智模式、实现自我超越,以此带动整个党组织共同进步[2]。

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在学生党员中构建学习型党支部顺应了学生的特性和需求。研究生群体一般专业素养高,学习能力强,善于思考,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研究生党员能够更好的学习新时代下党的理论方针,理解党的政策,研究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学习能力强的特性。并且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中的党员比例更高,开展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能更好的在高校党建中起到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

不过虽然研究生们有着较高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相,但是研究生党员的年龄、专业差异大,面临着复杂的学业、就业甚至家庭压力,在参加党建活动时由于时间、心态等问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举办流于形式的党建活动容易使其产生抵触心理和逆反心理,所以推动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创新党建方式,适应研究生党员的特性和需求,提高党建的教育能力和实践效果非常有必要。

二、当前高校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党支部工作开展与研究生党员日常需求的矛盾

学习是不断更新自身认识,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党员通过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和思想觉悟。而高校研究生一般面临着来自科研和课堂上的双重学习压力,学业忙碌,面对党支部组织的党的相关理论政策的学习时往往无法做到全身心投入。而当下党支部的党建活动大多数只是照本宣科的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方针政策与各类会议精神,虽然这些知识、精神是政策的体现,是党治理国家的体现,但是这与研究生党员的日常生活是脱钩的,党在国家层面总结出的经验在传达到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没有经历过社会磨练的学习党组织中时,党员即使知道它的重要性,也很难提起兴趣。面对党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被动学习的完成任务已经成了大部分研究生党员的常态。这不仅是研究生党员的自身态度问题,更是党支部党建开展的工作失效问题。

(二)研究生党员学习积极性较低

如何培养研究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高校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理论知识是党带领人民群众从实践中得到的,是从历史中总结而来的宝贵经验,是在现实中得到落实的方针政策,也是引领我们走向未来的指路明灯。虽然党的理论知识蕴含着党的精神信仰,宗旨信念,但是它传输的载体是文字,众多绕口繁复的文字会让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显得枯燥,研究生党员面对呆板的文字很难理解这些理论方针政策的背景和内涵。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构建必须规避机械的知识的背诵,虽然知识的学习必不可少,但是这种学习应该是建立在研究生党员的共同愿景之上,将看似空泛的理论文字与现实背景结合,与研究生党员们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强化大家共同的理想愿望。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学习是党员学习的必经之路,但是如何让研究生党员结合古今国情、民情、党情以及自身的生活情况来理解这些理论知识的变化正是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重点。

三、高校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方法探索

(一)强化共同愿景

党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每一位党员心中都牢记党的理想,但是这样的共同的愿景对于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显得不够具体,为了实现最终的理想,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塑造每个党支部具体的共同目标,以小见大,循序渐进。对于研究生党支部,在实现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道路上,必须脚踏实地,结合支部的具体情况,不断强化和细化支部成员的共同愿景。

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不能流于表面,浮于表面的要求党支部成员记诵党的理想、方针政策,必须要将上级党组织的会议与政策精神,与社会现实背景和研究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不仅要强调党的共同理想,更要结合支部的具体情况强化党支部成员的共同愿景,这样才能强化研究生党员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型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二)营造学习兴趣

研究生党员不积极参加党建活动的一个原因是党建活动照本宣科,脱离实际生活,使得研究生党员既缺乏动机,也缺乏兴趣。当共同愿景的强化赋予了研究生党员动机,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构建的下一步就是营造氛围,培养支部成员的兴趣。

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流动的速度较快,学生每天可以在众多软件上看见各类时事新闻;在日常交流过程中,也都会对当下的热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研究生党员也不例外,支部成员们往往饱含爱国热情,关心国家大事。因此研究生党支部可以从此着手,在传达党的方针政策、会议精神,对支部成员进行政治教育时,考虑结合具体的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开展讨论,比如对于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进行探讨,对国家发布的多项政策进行评论等。

研究生党员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价值观,具备了讨论时事政治的能力,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不应该是单方面的知识传输,而是不同的意见碰撞与共同的学习进步,在构建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时候,营造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舒适环境必然能增进支部成员的兴趣。而作为讨论中心的热点话题既可以是人大政策,也可以是国际问题、社会新闻等支部成员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由支部成员自行决定党建活动的讨论对象。在活动中,支部成员结合古今国情、民情、党情以及自身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正有助于支部成员对于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得知识不再呆板平面,党的政策也就显得生动立体了。

(三)培养思辨能力

对于时事热点的讨论不仅可以开拓支部成员的视野,提高支部成员的政治素養,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有助于培养支部成员的独立思考能力。

现在的时代是个信息大爆炸,舆论至上的年代,大众的观点往往被湮没在资本的舆论控制中。所见未必真实,研究生党员不应该有盲从思想,更不应该被外界操纵,因此要具备不被他人影响,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才能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构建不是要培养学生的背书能力,而是要培养研究生党员的思辨能力。每个党员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一点不仅要体现在时事讨论中,也应体现在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日常工作中,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 杨晓峰,邢丽芳.高校研究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4):392-396.

[2] 王建华,吴映清,任心甫.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2):74-76.

[3] 刘刚.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性透视[J].教育评论,2004(3):34-37.

[4] 戴维新.努力成为学习型党员是先进性教育的必然要求[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2):3-7.

[5] 张昭郭苏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支部.基层党建,2011,:26-27.

[6] 李丽莉叶利勇钱玲珑.坚持四原则紧抓五举措扎实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实践与探索,2011,:284-285.

[7] 刘晋,张修祥.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11):11.

作者简介:陆佳俊(1990- ),男,江苏启东人,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党支部建设
加强和改进油田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实效性的现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