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2020-12-07张华征司利强叶中琳
张华征 司利强 叶中琳
杞县地处豫东平原,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耕地133万亩,人口126.6万,辖20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产业集聚区、573个行政村、26个居委会,是开封市人口第一大县、农业大县,河南省14个革命老区之一。
党建引领,干部下沉
杞县坚持将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作为一条工作主线来抓、来落实,把脱贫攻坚与“四面红旗村”评选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实施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大抓支部建设,选取14个软弱涣散村作为试点,进行政治体检,目前已全部整治完成,将全面总结经验,在全县铺开;从县直单位和乡镇机关集中选派一批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鼓励村里能人和乡贤回乡创业,全县共培养裴村店屯庄段岗强、傅集镇西郑庄郑团伟、吕寨村石继伟、宗店乡刘庄村王政委、柿园乡万寨村杜振远等100多名能力强、水平高、经验丰富、奉献意识强的村支书,壮大了集体经济,助力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从今年3月份开始,为保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顺利收官,杞县县委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行县级领导干部“百日驻村”方案。
县级领导干部每周四的晚上全部住进自己分包的村庄,召开“夜谈会”,周五入户调查,了解社情民意,走访群众倾听意见,做起了政策的“宣传员 ”,村经济发展的“策划员”,群众生活的“服务员 ”, 组织建设的“督导员 ”,着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向全县公示,由各乡镇村庄进行认真对照整改。
县领导“百日驻村”5个月来,县委书记和县长带好头、树榜样,查损补失、查漏补缺、查短补齐、查弱补强,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问题清零,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奋斗目标,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目前,41名县级领导干部5个月里共计走访贫困群众2303户,筛出问题3121件,帮助群众解决难题2965件,问题解决率95%。
壮大电商,产业扶贫
加强电商人才培训和扶贫宣传。电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先后深入全县 83 个贫困村开展进村入户培训,邀请电商界专家、教授、有实操经验的高级运营人员对各乡(镇)干部、村干部、第一书记、结对帮扶责任人、贫困户,就电商扶贫政策,电商基础知识、电商实操经验等内容进行授课,举办了“党建引领+电商扶贫”“农业+电商扶贫”等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班,培养了一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电商带头人队伍。对一些不能参加培训的贫困户,进行进村入户宣传,一对一讲解电商相关知识。通过下乡宣传发放传单、明白卡、宣传页、宣传物品,显著提升了农民对电商扶贫政策的知晓率,激活了农民电商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为电商扶贫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创新“电商+贫困户+农产品”“电商+就业岗位+贫困户”等带贫模式。为打消贫困户对电商销售农产品方面的顾虑,县电商办组织全县电商企业,跑遍全县 20 个乡镇、400 余个行政村,面对面与贫困户接触,普及电商知识,宣传电商扶贫政策,并多次召开电商企业、快递企业会议,引导电商、快递企业开展电商扶贫工作。目前全县有 8 家日发货量达2000单以上的电商企业,积极给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共吸纳 47 名贫困户从事打包、分拣、客服等工作,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人均月收入达 1400元,提高了贫困户电商扶贫工作的参与度与认可度。杞县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河南省电商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开封市2018、2019年电商优秀县区”称号。
加快物流整合。通过整合县内中通、圆通、申通、韵达、天天等五家快递物流公司资源,共同成立了开封市村村达配送服务有限公司,真正实现进港件统一派送、出港件统一发出。实现所有乡镇统一配送,统一分拣, 大大提升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物流快递融合发展,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荣获“河南省电商物流示范园区”“河南省冷链物流示范园区”称号。
强化宣传,扶贫扶志
产业扶贫宣传强信心。及时向中央和省市媒体提供产业扶贫有关新闻线索,同时邀请媒体记者来杞了解县、乡、村三级产业扶贫体系格局,积极宣传杞县产业扶贫工作。
典型宣传树形象。组织各乡镇积极举办“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脱贫之星”表彰活动,为群众树立“看得见、学得来”的模范。
乡风文明宣传引风尚。成立了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开展了“浪漫之约·德耀金杞”杞县首届新风尚集体婚礼等活动,紧紧围绕孝善敬老、移风易俗、扶贫帮困等方面,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接老人回家”活动宣传暖人心。印发《我接老人回家倡议书》,全面启动“我接老人回家”活动,截至目前,杞县共签订独居老人供养协议290余份。
文化文艺宣传增自信。组织召开全县文艺工作座谈会,组织摄影家、美术家、书法家,开展“走黄河”采风活动,全面启动“欢乐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开展杞县“红色文艺轻骑兵”脱贫攻坚文艺小分队,用文化和文艺的力量增强脱贫自信。
城市宣传绘新景。组织作家、摄影家,开展“看国土绿化”采风活动,组织杞县网络联盟和市民考察团成员实地考察,亲身感受杞县结合县域治理“三起来”,打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帶贫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城乡统筹、多极支撑、竞相发展的融合发展新局面。今年以来,杞县立足全县脱贫攻坚大局,创新“一中心四平台+脱贫”扶贫模式,充分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全力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同时,利用“一中心四平台”,对村容村貌提升和户容户貌改善情况,进行不定期调度。多次组织乡、村两级对村内沟渠、坑塘和卫生死角,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行动,确保实现“十无一规范一眼净”卫生标准。积极引导贫困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达到“五净一规范”标准。对缺少家庭生活必需品的贫困户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实现贫困户家中的凳子、衣柜、桌子等生活必需品一次性补齐。通过“一中心四平台”,先后开展了统计报送农村户厕改造情况,系统平台调度贫困户户容户貌、农村“两貌”提升抽查,网格员入贫困户帮扶等工作,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和农村“两貌”提升工作提质增效。
“六稳”“六保”,落地见效
强化领导,確保政策落实。及时成立就业创业扶贫应急指挥中心,印发了《杞县2020年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脱贫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采取线上多媒体开展网上招聘活动,对省内外137家企业的用工信息进行大力宣传,共提供用工信息3万多条,线上受理应聘信息3000多条,其中贫困劳动力信息1200多条。
积极对接,推动转移就业。与多家用工扶贫企业开展“点对点”对接服务,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对外出务工人员采取“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服务,以确保务工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安全有序返岗。截至目前,共实现返岗复工9.9万人次,其中返岗贫困劳动力1146人。
扶持企业,带动本地就业。组织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模式,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与龙宇化工、熙朝铝业等20多家企业达成培训协议,实现应培尽培。目前,全县企业已报名参训人数达700多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00余人;积极送政策上门,送资金到户,按照创业贷款担保政策,为扶持带动就业能力强、带贫项目好的实体企业,申请财政全额贴息贷款,共完成贷款4109万元。
大力支持,推动返乡创业。通过返乡创业示范乡镇、返乡创业园区、扶贫车间、脱贫攻坚优秀项目等带动辐射作用,激励152名贫困劳动力返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1444人就地就近就业;向贫困户和带贫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5万元;帮扶安置因企业破产、降薪、裁员等原因返乡的失业贫困劳动力214人。
公益专岗,兜底安置就业。在原有安置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基础上,又重点安置了一批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的到临时性公益性岗位计749人。同时,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的监管,发挥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空岗、替岗动态化清零,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
特贫特困,全面保障
开展“一站式”结算和送药上门服务,减轻贫困人员医疗负担。为使贫困患者医疗报补更加方便、快捷,降低自付比例,杞县于2019年6月26日开通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托底的“一站式”结算系统,把贫困群众就医自付比例严格控制在8%以内,极大降低了贫困患者就医负担和报销医疗费用时的跑腿垫资,提高了报补政策的透明度和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同时,为进一步解决贫困慢性病患者中老、弱、病、残和孤寡老人药品“购买难”问题,组织乡、村两级医务人员根据贫困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开展统一购买药品送药上门服务,累计送药1128人次。贫困患者只需支付慢性病报销后的自费部分,为贫困患者节省了往返拿药产生的交通、用餐等费用,方便了困难群众,提升了服务水平。探索“5+2”模式,解决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问题。为保障全县建档立卡贫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积极探索“5+2”集中供养模式(五种集中供养+两种赡养模式)。通过乡镇敬老院综合提升改造工程、老年公寓、医养结合机构、爱心院、乡镇卫生院爱心病房等方式,全年共集中供养2348人。对不愿入住敬老院的人员,首先通过赡养人签订三方协议,保证赡养人接老人回家。其次设立“扶贫孝心基金”,要求子女为老人每月缴费200元,乡镇政府按缴费的50%进行奖励。针对拒不赡养老人的人员,在村内贴出红黑榜进行公示,及时曝光典型案例,通过舆论压力倒逼赡养工作的开展。通过以上措施,切实解决了特困群体的养老和脱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