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020-12-07曹莹莹范文广赵萍田辉刘冰

中国食品 2020年21期
关键词:薄层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曹莹莹 范文广 赵萍 田辉 刘冰

混合式教学(B-Learning)是传统教学(Face to Face)与网络化教学(E-Learning)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混合式教学既保留了传统教学的优势,又吸收了其他多种教学资源的先进方式,属于混合型模式。笔者及团队把混合式教学引入《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相对较少。《食品分析与检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相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学科。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将感官分析、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生产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十分繁杂,但却仅有48学时,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开展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是这门课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本门课程理论知识内容枯燥又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课程目标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帮助。

二、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同学们在线预习、利用课程资源自学、提出问题和师生交流互动;课中,教师讲解重点内容、教师引导教学内容、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及答疑;课后,在线复习答题、课程资源扩展、复习提出问题、师生交流互动。

以《模块五中仪器分析法——薄层色谱法》为例,全班50位同学,采用分小组的方式,5-8人为一小组,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该组学习组织和交流活动。

课前:各小组根据教师要求领取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观看一段8-10分钟关于薄层色谱制作的微课视频,通过工作任务书中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薄层色谱制作过程、注意事项等相关学习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书。这样的安排,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课中:采用提问、抢答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老师变身旁观者,及时释疑答惑,帮助学生掌握薄层色谱法的重点难点,完成学习目标。

课后:教师通过课前课中的学生表现给出合理的成绩,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课后反思,不断调整授课策略,改进教学效果。

三、课程评价

实施混合教学模式后,我们改进了评价考核方式,即课堂出勤(10%)、课堂展示与讨论(5%)、在线学习(10%)、单元测试(10%)、在线讨论(15%)与期末试卷考试(50%)相结合,最后计算出总成绩。

我们通过在《食品分析与检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连续2个学期后发现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學质量,有实践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薄层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藏药“隆久”中云南樟的薄层鉴别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高功率激光电离垂直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应用于薄层的快速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