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龙虾做出大产业
——盱眙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

2020-12-07丁立高

铁军 2020年11期
关键词:盱眙稻虾黄花

■ 丁立高

2020年5月18日上午,伴随着一首首盱眙原创歌曲,盱眙龙虾开捕仪式在和风细雨中举行。现场的捕捞船百帆竞发,200名虾农统一服装,开始着2020年的首场捕获。

头网寓意头彩,头彩寓意好兆头。开捕这天早晨,虾农捕得的200斤头网龙虾被盱眙红胖胖龙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24.6万元拍得。公司董事长芮峰介绍:头网龙虾拍卖款额将用于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的虾农扩大再生产。

笔者在“淮味千年”品牌农产品展销街区看到,来自盱眙8家龙虾品牌店的厨师在现场烹饪小龙虾,“十三香风味”传遍大街小巷,“一日三餐龙虾店”还专门烧制一锅龙虾供前来的游客和乡亲品尝。

“盱眙的龙虾比巴掌还大,肉质肥美又入味,一桌有10多种口味,我第一次尝到蒜泥小龙虾,真是名不虚传。”20多名网红纷纷前来打卡,一边品尝,一边面对着自己的直播镜头向观众介绍着,为盱眙龙虾的销售推广忙碌着。在感受到了小龙虾的热度的同时,众多食客相约一起走进云吃播区,化身美食博主推介小龙虾,为盱眙小龙虾代言,向网友推介盱眙龙虾。

龙虾,成为脱贫金钥匙

盱眙的龙虾产业起始于1985年。

盱眙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千里淮河在这里与洪泽湖交汇,滩涂湿地的丰盛水草、藻类为龙虾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然而1985年之前,盱眙城乡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尤其是农村,狭窄崎岖的道路拖住了家乡人前进的步伐,阻碍了家乡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外地信息、项目、资金、人才流不进来,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盱眙龙虾产业只是“捕捞+餐饮”模式,农民守着“金滩银滩”受穷,抱着“金砖银砖”挨饿。

那一年,县委县政府在财政收入只能保吃饭的困难条件下,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道路建设,让龙虾走出去闯市场。省扶贫办、交通厅投入2400万元,县政府拿出配套经费3000多万元,将公路修到了偏远乡镇的河边塘头,总里程达2683公里。修路,助推了龙虾产业的发展。

经过20年的发展,盱眙龙虾产业已从最初的“捕捞+餐饮”模式,发展成为集科研、养殖、加工、餐饮、冷链物流、节庆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新时代盱眙加快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先行军”,龙虾品牌价值达到了203.92亿元。

小龙虾从基地走向市场,让近20万盱眙人找到了“饭碗”,发起了“龙虾财”。造就了一批百万虾王、千万虾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龙虾之都”“中国生态龙虾第一县”。

2013年3月8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期间接见江苏代表时曾称赞“盱眙小龙虾的发展产业”。盱眙将富民政策落到实处,实施帮扶、拉动等一系列实招,撬动农民发展龙虾产业的致富之门。

盱眙全力做好以虾为媒、以虾会友、以虾招商的大文章,分别与江苏苏豪爱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盱眙恒大度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盱眙源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吾悦新城控股集团以及花间堂桃花岛温泉度假集团等企业签约。涉及龙虾项目的成功合作进一步扩大了经贸交往,同时也壮大了盱眙的“朋友圈”,扩大了龙虾的销路。

2016年,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六大片区整体扶贫帮扶,鲍集镇纳入了西南岗片区。盱眙因地制宜,通过土地流转推进特色龙虾产业发展,实施精准扶贫。

户少龙是鲍集镇大咀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家中8口人,老伴身体不好,不能外出务工。土地流转之后,他与本村的养殖大户合资养殖小龙虾,既有了很好的收入,又能照顾家庭,当年就脱了贫。目前,鲍集镇共有350个建档立卡户靠从事龙虾产业脱贫致富,火红的小龙虾点亮了建档立卡户的好日子。

每天早晨,在城区农贸市场龙虾批发零售一条街上,前来购买龙虾的人络绎不绝,平均每个摊位一天能卖出300斤左右的小龙虾,纯收入近1000元。“盱眙龙虾品牌越做越大,我们的幸福指数也就越来越高。”摊主陈士华感慨道。

稻虾共生,开辟一片新天地

采访中,许多因龙虾致富的村民兴高采烈地与笔者亲切交流:“我现在除了自己的几亩地之外,村里还给我以入股形式参与‘稻虾共生’基地分红,每个月大概有2000多元的收入,这就足够一家子的生活开销了。”今年53岁的吉明成的言语中无不透露出对政府的感激。“如果不是遇上政府的好政策,不是镇、村两级领导对我进行帮助,我就是要饭都跑不过别人,因为我还要拖上老老小小的一家子呢,更别说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了。”吉明成是黄花塘镇芦沟村村民,原本带着一大家子住在塘边自搭的小棚子里,他的妻子患有先天性残疾,儿媳妇患有红斑狼疮,两人均无劳动能力。屋漏偏逢连阴雨,他唯一的儿子也因车祸离开人世。“我们这里规划了集中居住区,政府考虑到我们家的情况,优先让我们住了进来,连屋里的装修都是政府出资,前前后后给了我4万多块钱。”说起这些,吉明成眼眶含泪。吉明成一家是最早一批住进芦沟村集中安置小区的,镇政府及时给他办理了低保,并免除了两个孩子上学的所有费用。

吉明成居住的黄花塘镇芦沟村集中居住小区,是“点穴式”扶贫帮扶的结果,共入住居民322户。自2016年黄花塘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点穴式”重点帮扶单位以来,黄花塘镇党委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扎实推进各项精准扶贫工作。黄花塘镇镇长张娟介绍:“目前,共有14家省直单位先后到黄花塘镇开展对接帮扶,我们镇共落实扶贫项目22个,总投资2.6亿元。通过政策扶持及产业引导,2019年全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22个低收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超18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有7个……”

谈起“点穴式”扶贫工作成效,黄花塘镇党委书记梁开成如数家珍。因考虑到现阶段大多数农民增收致富还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大农业”的现状,黄花塘镇立足自身资源,推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生态龙虾、健康畜禽等特色农业。目前,该镇建设3万亩绿色稻米基地,2万亩稻虾共生基地,引进投资5亿元循环农业等一批项目。省农科院结对帮扶五星村和小河农业项目,规划建设黄花塘产学研基地,助推绿色产业发展;省扶贫办、财政厅投入2000万元帮助兴建黄花塘镇养殖小区;省发改委帮助落实千亿斤良田项目1万亩,投入300万元帮助太粮米业落实技改资金……

盱眙的稻虾共生综合种养,为全省确立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标杆,提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典范,为全省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经过20年的发展,盱眙龙虾养殖面积已达到83.5万亩,其中稻虾共生面积66.5万亩,养殖户达4625户,500亩以上规模养殖户达198户。农户通过稻虾共生模式比传统一稻一麦亩均增收2500元以上。盱眙因此被授予“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稻虾共生标准化示范区”称号。

“节庆”扶贫,开启龙虾“荣耀”

从2000年龙年龙虾节,到2020年的第二十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盱眙以举办龙虾节为抓手,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引领,探索出了“景区带动、全域共建”的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有机整合,产业生动融合。实现了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办节的三大跨越,创造了中国节庆史上30余项“第一”和“唯一”。龙虾为盱眙带来了红色荣耀,更是实现了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市场化、网络化办节的新突破。

如今盱眙,龙虾节成为“富民强县”的火车头,极大地提高了盱眙的知名度、开放度和美誉度,促进了招商引资、旅游发展和全民创业。

2020年6月16日上午,上海虹桥高铁站举行了京沪线“盱眙龙虾”高铁冠名列车首发仪式,G412次高铁列车在车身张贴了盱眙龙虾宣传图片,车厢内张贴了盱眙龙虾香宣传图片,全方位展现了“盱眙龙虾”的品牌形象。以这列高铁为载体,让以“盱眙龙虾”为代表的盱眙元素更集中、更广泛地传播,进一步扩大了盱眙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20年间,盱眙人凭借着盱眙龙虾这块“金字招牌”,坚定不移走以特取胜的发展道路,一路追梦,一路奔跑,书写了一曲龙虾产业扶贫之歌,奏响了当地农民奔小康的幸福乐章。

猜你喜欢

盱眙稻虾黄花
盱眙首支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亮相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黄花梁啊黄花香
路边种黄花“一种三得”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发展稻虾产业,重振鱼米之乡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稻虾共生高效种养关键技术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