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星创天地建设成效及政策建议 *

2020-12-07余嘉陈峰

广东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星创备案天地

文/余嘉 陈峰

0 引言

为了促进农村创业的低成本、专业化和信 息化,2015年科技部提出了打造乡村版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并在重庆、四川、陕西、江苏等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星创天地是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是由独立法人运营,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融合科技创新、集成示范、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创业培训、平台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星创天地的建设对激活市场和农村的创新要素资源,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广东省星创天地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政策尚不完善,发展路径仍未完全清晰,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广东省星创天地的发展现状、建设成效,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国内星创天地发展现状

2016年科技部发布了《发展“星创天地”工作指引》(国科发农〔2016〕210号),明确提出了“星创天地”的概念和发展思路。2017年我国首次将“星创天地”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同年9月,农业部、科技部等12个部门联合发文提出要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星创天地。2018年科技部发文提出要加快星创天地等创业平台载体建设。国家星创天地认定工作按照“成熟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采取“地方推荐,中央备案”的方式开展,首批备案工作于2016年7月开始,目前已开展了三批备案,共备案星创天地1823家,包括31个省级行政区和4个计划单列市,其中以江苏、山东、四川备案的数量最多,分别为108、106和96家。

2 广东省星创天地发展现状

2016年4月,广东省提出了星创天地建设思路和方案;同年9月明确提出要打造农业农村领域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广东省科技厅在2017年和2018年的科技计划项目中均设立了“星创天地建设”专题,进一步支持全省星创天地建设。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共组织完成了三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和两批省级星创天地备案工作。截至2018年年底,广东省通过国家备案的星创天地已达63家,通过省级备案的星创天地达105家。其中,国家级星创天地均通过省级备案,按地域分布在16个地市;省级星创天地分布在17个地市。从数量上看,广东省国家级和省级星创天地均以广州、河源、梅州备案的数量最多(见表1)。

表1 广东省各地市星创天地数量分布 单位:个

3 广东省星创天地发展模式

(1)提供创业服务。通过建设专业化的运营服务团队,打造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提供场地、技术培训、沙龙活动、融资路演等较为全面的创新创业服务。

(2)发展“互联网+”农业。通过建立多形式的网络电商平台与线下载体,便于各星创天地发布信息、宣导政策、销售产品。

(3)科技示范带动。广东省星创天地利用自身平台优势,示范转化科技成果,面向各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综合服务,带动农户科技脱贫致富。

(4)推进产业融合。广东省各星创天地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与加工、物流、休闲旅游业紧密结合,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附加值提升。

4 广东省国家级星创天地建设主要成效及分析

通过对广东省三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填报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以63家国家级星创天地进行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投资5.96亿元,创造产值56383万元,共搭建电商平台417个,拥有创业导师548人,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16637人、成功孵化或新注册企业584个,完成培训50654人,带动贫困户10518户。本文主要从运营主体类别和区域两个角度,通过建立电商平台数、创业导师数、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人数、培训人数、投资金额、带动贫困户数、成功孵化或新注册企业数、创造产值利润等8个指标对三批国家级星创天地的投入产出和实施成效进行比较分析。

4.1 按照运营主体类别分类

按照运营主体机构性质划分,63家国家级星创天地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会组织五大类。其中,运营主体为企业的数量最多,为50个;其次是事业单位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政府机关和社会组织的数量最少,均分别为1个。具体成效见表2。

表2 广东省国家级星创天地建设成效比较(按运营主体类别分类)

企业运营的星创天地总体建设成效最好,具有良好的创业人才队伍储备、投资力度大、培训人数多、孵化能力较好、创造产值能力强。社会组织运营的星创天地总体建设成效最弱,在电商平台建设、创业人才队伍储备、培训人数、投资力度、带动扶贫效应、创造产值能力等方面均大幅落后其他类别的运营主体。此外,事业单位运营的星创天地在电商平台建设、创业人才队伍储备、孵化能力方面较好。政府机关运营的星创天地在带动扶贫、创造产值能力方面表现良好,但在投资力度和孵化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的星创天地则各方面表现比较平均。

4.2 按照区域分类

根据所属区域进行分类,63家国家级星创天地分属于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区域。其中,珠三角和粤北地区星创天地的数量最多,均为23个;其次是粤西地区,数量为12个;粤东地区的数量最少,为5个。具体成效见表3和表4。

从总量来看,珠三角和粤北的星创天地数量最多,总体建设成效较好,均具有良好的创业人才队伍储备、电商平台建设较多、培训人数多、投资力度大、带动扶贫效应好、孵化能力较好、创造产值能力强;粤东的星创天地数量最少,总体建设成效最弱,在电商平台建设、创业人才队伍储备、培训人数、投资力度、带动扶贫效应、孵化能力、创造产值能力等方面均大幅落后其他区域;此外,粤西的星创天地孵化能力较好,其他各方面均位于中游。

表3 广东省各区域国家级星创天地建设成效比较(总数)

表4 广东省各区域国家级星创天地建设成效比较(平均数)

从平均质量来看,珠三角和粤北的星创天地总体建设成效较好,均具有良好的创业人才队伍储备、培训人数多、投资力度大、创造产值能力强,其中粤北的星创天地在电商平台建设、带动扶贫效应方面也表现良好,但珠三角的星创天地电商平台建设较少;粤东的星创天地总体建设成效最弱,在创业人才队伍储备、培训人数、投资力度、带动扶贫效应、孵化能力、创造产值能力等方面均明显落后其他区域;此外,粤西的星创天地在带动扶贫效应、孵化能力方面表现较好,其他各方面表现比较平均。

5 广东省星创天地建设发展政策建议

5.1 引导各地市和各类载体建设,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广东省星创天地的地市覆盖率还不够高,粤东、粤西地区获备案的星创天地较少,而且大部分星创天地以企业为建设主体,其他机构作为建设主体的很少,成效也一般。因此,需要引导各市(县)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和主导农业产业,突出区域特色,支持基础条件优越、发展前景良好的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类孵化器、合作社、社会组织等农业创新载体牵头或共建星创天地;按照地域、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分类部署,鼓励不同规模、类型、创业模式的星创天地发展,走差异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5.2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完善“星创”服务体系

粤东、粤西地区的星创天地专业人才队伍数量和素质相对不足,因此要通过政策和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一批涉农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创业投资人等到这些地区担任创业导师,打造星创天地导师库。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的星创天地由于综合服务能力还不足,需要通过搭建线下服务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整合科技、信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创新创业空间、实训基地,构建覆盖技术创新、企业孵化、创业辅导、人才培训、金融投资等内容的综合服务体系,减少创新创业风险。

5.3 开展“星创”示范推广,助力科技致富脱贫

珠三角、粤东地区的星创天地技术成果转化相对困难,示范带动能力较弱。因此,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技术集成示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开展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大良种良法、新型农资、现代农机等应用示范推广,形成星创天地创新创业主体的品牌效应;同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促进科技、人才、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在贫困地区建设星创天地,并与贫困地区建立科技精准帮扶结对,助力精准扶贫脱贫。

5.4 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广东省星创天地存在粤东、粤西地区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政府机关和社会组织运营的星创天地融资困难等情况。因此,广东省和各地政府要加大力度以项目、后补助、租金补贴、科技创新券等方式支持星创天地,鼓励星创天地与创客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通过社会化运行,与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合作,探索农业众筹新业态,开发出符合农业农村创新创业需求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融资等方式汇聚社会金融资源。

猜你喜欢

星创备案天地
山西临汾首届“星创天地”助农达人选拔赛圆满收官
关于备案建材事中事后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河南省新增116家省级星创天地
让备案审查制度全面“动起来”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我省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本科专业名单
让星成为创农天村创地新创业乡村振兴新天地
拾天地之荒
河南30 家“星创天地”晋升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