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成像技术在研究早期静脉张力变化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关系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07丹东市第三医院辽宁丹东118000
丹东市第三医院 (辽宁 丹东 118000)
内容提要:目的:评价超声成像技术(USG)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早期静脉张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14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VT发展过程分为正常组(n=33例)、静脉血流速度减低组(n=40例)和DVT组(n=67例)。所有患者均行USG检查,对比各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DVT组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比值与静脉血流速度减低组对比,P<0.05;与正常组患者对比,P<0.05;而正常组与静脉血流速度减低组对比,P>0.05。结论:静脉张力与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呈正相关,随着血栓的发展,静脉张力不断增大,而通过超声成像评估可及时观察到静脉张力变化,从而为DVT的诊断、干预提供早期依据。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在出现症状的早期,患者静脉可能存在一些肉眼观察不到的先兆症状[1]。而静脉张力与DVT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够尽早发现静脉的一些细微变化,势必能为DVT的早期干预提供更多的机会[2]。相较于血液检查和造影检查来说,超声诊断DVT的优势在于无创、简单、费用低,因而广受关注。本次研究以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USG在研究DVT形成与早期静脉张力变化关系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140例长期卧床患者,根据DVT发展过程分为正常组(n=33例)、静脉血流速度减低组(n=40例)和DVT组(n=67例)。正常组33例中男女各有12例、11例,年龄52~75岁,平均(63.45±14.34)岁;静脉血流速度减低组40例中男女各有20例、20例,年龄55~72岁,平均(65.04±15.42)岁;DVT组67例中男女各有34例、33例,年龄在53~75岁,平均(64.28±14.58)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彩超仪器采用上海麦迪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A-6000CMT型全数字彩超诊断仪,选择3.5~10.0MHz探头,嘱患者平卧,以腹股沟韧带下方明确股总静脉,向上查找髂静脉,沿其走向追踪股浅静脉至内收肌管水平进行扫查;后切换为俯卧位或立位,检查腘静脉及小腿上段分支;再切换至纵向观察静脉腔回声、血流信号及充盈程度,以Doppler检查静脉腔内有无血流频谱;最后切换至横切方向,加压探头观察静脉腔压闭性,做挤压试验观察血流情况,测量流速、横切面测量横截面积值、管径周长值。
表1.各组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结果对比(±s)
表1.各组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结果对比(±s)
组别 股静脉横截面积(mm2) 管径周长(mm) 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DVT(n=67) 142.38±18.75 42.15±7.08 3.89±0.48静脉血流速度减低组(n=40) 75.23±14.45 30.58±6.12 3.23±0.28正常组(n=33) 68.43±10.22 28.55±5.54 2.58±0.35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对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DVT组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比值与静脉血流速度减低组对比,t1=8.1033,t2=4.4332,t3=4.1033,P<0.05;与正常组患者对比,t1=10.0822,t2=5.1124,t3=4.3056,P<0.05;而正常组与静脉血流速度减低组对比,t1=1.0233,t2=0.7649,t3=0.3033,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DVT病情进展,因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状态改变,高凝状态的血液被聚集在管腔内的栓子继续堵塞在血管中,导致静脉血管张力不断增大,患者逐渐开始出现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瘀滞性溃疡等等情况[3]。但如果血栓形成尚处于早期,张力增大不明显,有一部分患者无典型的症状,因而很难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判断是否为DVT。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帮助观察和了解患者静脉的细微变化,来判断患者DVT。USG可准确判断静脉内是否有血栓,观察血栓累及范围,测定患者股静脉横截面积及管径周长、血流灌注等指标,再加上其操作方面、无创、价格便宜,是许多医师公认的DVT检查首选方式[4]。
以往,超声诊断DVT主要还是通过测量患者静脉内径、流速的变化来评估静脉张力,但通过静脉内径、流速等指标来反映静脉张力变化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静脉张力,一般情况下,无论怎样受压,静脉的横截面积和管径周长都是相对恒定的,结合股静脉横截面积与管径周长的比值来评估DVT形成早期静脉张力变化的结果更为准确[6-8]。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DVT组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比值与静脉血流速度减低组,P<0.05;与正常组患者对比,P<0.05;而正常组与静脉血流速度减低组对比,P>0.05。这说明,随着DVT病情迁延发展,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的比值逐步增大,提示股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与DVT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随着静脉血栓的发展,静脉血管张力不断增大,这也符合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改变[9,10]。
综上所述,静脉张力与静脉横截面积、管径周长呈正相关,随着血栓的发展,静脉张力不断增大,而通过超声成像评估可及时观察到静脉张力变化,从而为DVT的诊断、干预提供早期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