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治理蚕桑养殖面源污染绿色发展的探讨
2020-12-07鲍旭飞汪彦欣
鲍旭飞,汪彦欣
(1.淳安县姜家镇人民政府,浙江 淳安 311700; 2.杭州市植保土肥服务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
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蚕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作为优势特色产业而享誉全球。淳安县地处杭州西部,是集库区、边区、老区、山区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适宜发展蚕桑产业[1]。经多年发展,蚕桑已成为淳安县的传统优势主导产业,是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淳安县传统蚕桑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3]。一方面是桑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的大面积使用;另一方面是规模化养殖产生大量的桑枝、蚕粪等废弃物,均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直接威胁到千岛湖饮用水安全,严重影响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蚕桑养殖面源污染治理不容忽视。
1 生产现状
1.1 蚕桑种植面积及蚕茧产量
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已有30余年历史,已成为农村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图1),2018年淳安县桑树种植5 678 hm2,蚕茧产量1 990 t,常年种植面积占杭州总面积的1/2,蚕茧产量占杭州总产量的1/3。近十年内,桑树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8 403 hm2逐年缓慢下降,年均减少面积4.8%;蚕茧产量从2009年的7 588 t跌至2018年的1 990 t,其中2017年产量最低,只有960 t,之后逐步回升。
图1 淳安县蚕桑种植面积和蚕茧产量
1.2 蚕桑种植病虫害发生情况
据调查(图2),2019年淳安县桑树病虫害发生17 600 hm2,其中病害5 000 hm2,虫害12 600 hm2。病害有褐斑病、青枯病、紫纹羽病、黄花型萎缩病,以褐斑病为主;虫害有桑瘿蚊、桑尺蠖、野蚕、桑螟、桑毛虫、桑天牛,以桑螟危害最为严重。分析近十年的数据得出,淳安县桑树上虫害的发生面积大于病害的发生面积,虫害的发生面积基本上随着种植面积减少,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病害的发生面积在2014年之前还处于低发的状态,而近几年爆发流行的褐斑病则还处在历史的相对高点。
图2 淳安县蚕桑种植病虫害发生面积
2 主要问题
2.1 蚕桑废弃物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
蚕桑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的桑枝条、落叶、幼果、蚕粪等废弃物。据调查,淳安县的蚕桑废弃物主要为桑枝条和蚕粪。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桑枝条是在桑树种植过程中,由于桑树的生长特性,每年都要进行大幅度修剪,而修剪的桑枝条一般都被用作薪材焚烧或直接废弃在田间,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3]。蚕粪又叫蚕沙,是指在养蚕的过程中蚕幼虫的固体排泄物,一般呈颗粒状,直径可达5 mm左右。随着蚕桑养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产业化”的发展,养殖废弃物大大增加。据估算,仅2018年淳安县所产生桑枝条就约13万t,蚕粪就超6万t。如果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当的话,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污染千岛湖地区的土壤和水质[4]。
2.2 桑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减量的问题
切实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进一步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是树立“两山”理念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淳安县农业部门围绕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种植业农药减量工作。2018年淳安县减少农药使用43 t,较上年减少7.6%,通过5年的农业水环境治理工作,年均减少农药使用量3.8%。据调查(表1),2019年桑树上平均农药使用量1.848 kg·hm-2,较2018年减少农药使用量0.352 kg·hm-2。
表1 淳安县蚕桑种植农药使用情报
当前一方面是农药减量工作的逐步推进,另一方面是受全球气候等因素影响,当前桑树病虫害种类多样化、发生规律复杂化,重大病虫害爆发的风险越来越高,防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在保障桑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成为治理桑树种植农业面源污染的一个问题。
3 发展对策
3.1 利用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
当前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方式为饲料化、能源化、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等。饲料化是利用养殖废弃物中含有的较为丰富的粗蛋白和其他微量元素加工处理变成饲料;能源化主要是生产沼气能源;堆肥处理是将其直接作为肥料施到农田中;生产有机肥是利用发酵产生肥料不仅减少养殖废弃物的污染,还可以提供优质高效有机肥料[5]。经测定,蚕桑养殖废弃物中,桑枝条干物质中含全糖10.5%、粗蛋白14.0%、粗脂肪2.0%、铁0.4%、钾0.5%;蚕粪干物质中含全糖19.4%、粗蛋白13.5%、粗脂肪2.0%、粗纤维16.5%[6]。从变废为宝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最符合生态环保理念。通过和厂家合作开展科技项目,进一步研究利用蚕桑等养殖废弃物生产及优化有机肥发酵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业发展效益,使蚕桑产业发展进入循环经济模式。
3.2 加大农药减量的技术研究
以桑树病虫害统防统治为抓手,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开展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及科学用药相结合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融合。在年均推广1 333.4 hm2的基础上,淳安县加大农药减量技术研究,加快绿色防控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实现农药减量控害。
4 小结
积极响应绿色兴农的号召,一方面在桑树病虫害防治中通过农药减量技术的研究、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的融合,切实减少农药使用;另一方面利用养殖废弃物生产优质有机肥,解决蚕桑养殖面源污染问题,并通过有机肥还田,提升耕地地力水平,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延伸蚕桑产业,实现绿色发展,为保护“千岛湖青山绿水”和实现“淳安美丽田园”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