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发展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17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河南 商丘 476000)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深化认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促进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发展。我国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应用,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核心,落实党的工作任务,带动社会经济有效发展。在新时期,我们要结合国家特色,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强化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进而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理论内涵价值,对于国家社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和意义。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必须能够生活才能创造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而创造出了更多生产工具,这些工具是自然界中所没有的,能够让人民群众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人民为社会生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社会财富,因此人民群众能够集聚更多的物质资料,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的物质生活通常与精神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由于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因此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也会随之提高。马克思理论中提出,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直接影响着其精神文化建设,在不同的物质生活背景下,会形成相应的精神文化内容。社会群众逐渐在实践中创造精神财富,并不断推动人们在社会上更好地发挥创造能力,维持社会的稳步发展。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者,始终重视人民的利益、尊重人民的意志,他认为人民群众的智慧是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1]。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他们可以创造社会历史,也能够创造社会关系,在社会的变革中具有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向群众学习,团结群众力量,充分运用群众的智慧推动社会变革的顺利进行。马克思群众观强调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作用,不断在时代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优化理论,促进社会的有效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发展

中国共产党坚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思想路线,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探索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实践发展道路,有助于实现人民群众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

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在社会变革中群众具有重要推动力,是中国革命、建设的核心力量。在马克思群众观基础上,逐渐根据国情需要进行了丰富和具体化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强调党员干部需要充分学习和贯彻群众观,党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要深化了解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活跃度提高,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开展。党要树立科学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推进了马克思群众观的社会实践,明确党的工作任务,坚持群众路线,巩固政治地位和执行基础[2]。

(二)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以前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提升,我们面临内部矛盾等发展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针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提出指导思想,要围绕马克思群众观优化发展理念,进而更好地协调人民群众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会议思想围绕马克思群众观基础上优化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工作。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主体,逐渐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不断优化马克思群众观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共产党需要充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思想,探索更有效的社会改革发展路径,与时俱进地促进群众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国家发展特色,实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伟大创新[3]。为了实现我国在新时代环境下的全面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核心指导,带领全国人民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要立足现代化发展形势需求,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人民服务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路线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倡导党员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的联系,加强了反腐败力度,净化了社会风气,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在任何一个时代背景下,都可以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在实践发展中,充分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群众的创造性价值。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切实做到始终牢记群众观点,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问题,进而凝聚中国力量,促进社会整体高效率发展。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像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