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精神引领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17期
关键词:立德德育精神

(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立德,即为确立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树人,即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使命,不仅重要体现了教育的宗旨,还是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国家领导人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高校应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结合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此方可培养出可实现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进完善大学生德育工作,建立起十九大精神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紧密联系,引导和教育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需肩负起的重大使命。

一、十九大精神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十九大报告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决策,并特别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对于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可促进高校德育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可促进优化大学生德育教育课程设置,构建更为健全的教育体系,可促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道德觉悟。与此同时,还可推动大学生德育教育理念、方法的改革创新,提高高校德育教育水平,进一步促进达成高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除此之外,还可促进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完善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机制,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多元社会思想浪潮的冲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同时,在精神层面相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首先,我国社会涌进大量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思潮。积极向上的文化资源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思想、精神境界。其次,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趋于复杂且瞬息万变转变的社会环境下,主流意识与非主流价值观念不断交织碰撞,先进的价值观念与陈旧的价值观念相互融合,对当代大学生德育观念带来极大冲击,极易使得德育的正确观念出现扭曲情况。

(二)教育大众化问题逐步显现

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实行扩招,以此充分满足了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为社会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同时也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任务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落实。高校扩招背景下,学生类型变得越来越多样丰富,面对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要秉承因材施教原则,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这无疑会加大德育教育工作的难度。

(三)互联网影响力与日俱增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如同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挑战。一是互联网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由此可为大学生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例如,由于近年来手机外卖订餐的盛行。二是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由此不仅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创造了极大便利,同样也使得大学生受到各式各样不良、低俗信息的冲击。

三、十九大精神引领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措施

(一)优化德育方式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是如何教学生,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大学德育的根本职责在于育人,将大学生培养成人,而不是培养成器。所以,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结合实际的德育目标、大学生德育现状,采取多样丰富的德育方式,促进收获更理想的德育效果。首先,推进德育目标与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帮助学生同时兼具高尚的道德品质、强健的体魄、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进一步建立起知识与能力、通识与专业、学养与人格相互间的协调。其次,推进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相互间有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联系。为此,高校应当有效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校园中的一系列宣传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工作与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结合,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设文明校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推进德育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为切实开展好大学生德育教育干工作,应当推进大学生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德育实践创造良好机会,提高德育实践活力。加大校园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组织多样丰富的实践互动,推进德育实践与专业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等的有机融合,调动起大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学习—实践—学习”的教育机制,进一步将德育实践基地打造成为大学生开展德育实践的孵化器。

(三)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德育教育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合理,可促进形成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种良性循环。为此,高校应当革新德育教育模式,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有效结合,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故事引入至教学课堂中,赢得大学生的思想共鸣,进一步促进生活理想的教育成效。高校还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发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德育的基础作用,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另外,还应当加强对互联网的有效应用,推进大学生德育实践网站建设,搭建德育实践网络平台,深入推广大学生德育实践,营造和谐良好的德育实践氛围。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高校必须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加大对党的理论政策、大政方针等主流思想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革新教育观念,明确十九大精神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全面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优化德育方式,推进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德育教育等,积极促进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立德德育精神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