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中原戏曲文化的传播策略分析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17期
关键词:豫剧版块河南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是一个戏曲资源极其丰富的文化大省,除了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外,还有四平调、太康道情、宛梆、大平调、怀梆等稀有剧种。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传统戏曲发展的扶持,加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原传统戏曲借助于文化新业态的多种平台,跨越山水阻隔,走进千家万户,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戏缘APP

2015年11月,河南恒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的“戏缘APP”横空出世,自此,以“传播中华优秀戏曲文化”为宗旨的这一手机软件,将传统戏曲文化和网络新媒体有机结合,搭建了戏迷、名家、院团和行业资源的互动互通平台。

“戏缘”,顾名思义,通过“因戏结缘”,尽享“掌上戏曲生活”。由于戏缘申报的《中国传统戏曲互联网推广》项目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9 年5 月更新的戏缘APP6.0,已经由功能型全新改版为内容型。

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全新的戏曲版块不断创新。其中,“戏小段”以短视频的形式,在几十秒或几分钟的时间,展示戏曲经典名段、艺术家动态、云上大练兵等小视频,以激发用户对于戏曲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大戏”版块,以数字化的形式把整场大戏进行转换,将各剧种艺术名家的经典剧目进行储存和保留,具有宝贵的资料价值。“直播”版块,实时为用户提供各地的大戏或晚会的直播资源,方便戏迷进行线上观看和回放。“资讯”版块,及时更新各地演出信息,以及相关的戏曲评论性文章。“戏号”版块,汇集了演员、编创、院团、演奏员、机构等资源和信息。以“演员”为例,又分为“简介”“作品”“相册”和“人物关系”等内容,有助于用户更详细具体地了解演员的相关信息。为增强互动性,戏缘在“唱戏”版块设计了“超级擂台”“剧种”“艺术家”等专栏,“超级擂台”分为经典唱段、稀有剧种、派别系列戏迷擂台赛等多个专题。

戏缘APP通过为用户实时提供戏曲资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满足用户“看戏、听戏、学戏、唱戏”的兴趣和需求,实现了传统戏曲艺术与受众日常生活的关联。如通过“资讯”版块,用户可以提前了解相关演出信息,安排个人观看的日程,如果错过现场观看,还可以在“直播”版块进行回放观看。再如,“大戏”版块,可以随时统计经典剧目的播放次数,及时把握用户兴趣的动态变化,为打造精品剧目提供参考。

总之,戏缘APP 通过不断创新形式和优化内容,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优质资源,使传统戏曲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开拓了戏曲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二、短视频平台

当前戏曲观众存在“观众断层”的问题,即老年观众多,青年观众少;农村观众多,城市观众少。这也是当前戏曲传承和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迅速在青年群体中流行开来。为了向更多的青年观众推广中原传统戏曲文化,借助于这些短视频平台寻找新的受众群体,是当前优先考虑的路径之一。

当前,不少戏曲专业演员或戏曲爱好者,带着对河南戏曲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播的使命感,化身为“戏曲主播”,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将中原传统戏曲以“视频小段”或“直播演出”的形式,呈现给网络大众。这些“戏曲主播”通过不断吸引粉丝,在满足原有戏迷兴趣爱好的同时,不断壮大新的戏迷队伍。以快手短视频平台为例,以“满足每一种生活”为口号,近年诞生了不少“戏曲网红”,依靠他们的努力,河南戏曲尤其是“流派艺术”,得到很好的对外宣传推广。他们为中原传统戏曲的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

2020 年3 月底,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快手直播首秀,开启了以“老戏曲·新传播”为主题的戏曲直播活动,通过戏曲表演、与各行业知名主播连麦等形式,让更多的普通民众熟悉并喜欢上河南戏曲。作为河南戏曲的领军人物,李树建院长深感责任重大,他希望自己的身体力行,能吸引更多的青年群体的关注,以避免传统戏曲文化“断层”的现象。

当然,短视频的平台具有“短、平、快”的特点,适应了青年大众快节奏的生活和用户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它的不断发展有日趋火爆的趋势。戏曲主播在制作短视频时,既要考虑形式上的创新,还要关注内容的趣味性,将古老的戏曲与新媒体的形式有机结合,以更多的“热门视频”来吸引新一批的青年戏曲爱好者。

三、广播电视节目

时代在发展,广播电视节目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在我们河南,值得一提的广播电视节目,除了家喻户晓的河南卫视的《梨园春》,还有河南戏曲广播电台(现改名为娱乐976)的戏曲节目。

众所周知,《梨园春》作为弘扬和传播戏曲文化的品牌节目,一直是宣传和普及中原戏曲文化的重要窗口。目前已经开播26 年,节目超过一千期。《梨园春》之所以成为戏曲电视节目的“常青树”,和栏目组的精心策划、与时俱进分不开的。除了常规的擂台赛,做好青少年戏曲演员的培养和选拔,节目还通过“非遗心体验”、“名师高徒”、“百团大战”等诸多主题,将传统戏曲与网络新媒体有机结合,以更好地适应当前观众的审美需求。以2020 年刚刚开播的“一出大戏”为例,选取了《打金枝》《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邀请了各剧种的艺术名家跨界、跨剧种、跨行当进行演绎,掀起了新的一轮的致敬经典的热潮。

河南戏曲广播电台以弘扬传统戏曲为目标,开设有“梨园留声机”“祥符之声”等栏目。“祥符之声”通过发掘豫剧母调,整理传统唱腔,传递祥符神韵,让人们重新重视“老祖宗留下来的玩意儿”。电台成立的“月阳工作室”、“挑战72 小时好戏唱不停世界纪录”等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在业界和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扩大了河南戏曲影响的同时,也提升了河南戏曲的美誉度。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不可忽视的是,广播电视节目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因此,传统戏曲节目在“固本”的同时,也要“求新”。如作为品牌戏曲电视节目的《梨园春》,也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四、戏曲影片

传统戏曲以舞台表演的形式,传递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当古老的戏曲以影视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荧幕或电视上的时候,自然会更便捷地将戏曲文化惠及更多的普通民众。

河南戏曲以电视剧或电影的形式出现,由来已久。近年来,获得国内外赞誉的戏曲电影比比皆是。如曲剧电影《闫家滩》、豫剧电影《我爱我爹》《七品知县卖红薯》《村官李天成》《程婴救孤》《清风亭》,先后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豫剧电影《程婴救孤》《清风亭》先后获得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外语戏曲影片奖”和“最佳音乐剧影片奖”;豫剧电影《香魂塘畔的香魂女》斩获休斯顿国际电影节“音乐铂金奖”和“最佳艺术指导金奖”。河南戏曲电影不仅在国内为戏曲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而且走出国门,扩大了国际影响,彰显了文化自信。

2019年6月,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倾力打造的大型戏曲纪录片《国之瑰宝·大戏记忆》豫剧篇,在央视农村频道播出。纪录片选取了《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程婴救孤》三部豫剧经典,以纪录片形式和电影手法呈现传统戏曲文化背后的感人故事,用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再现名家名段,在实现戏曲与人生、戏曲与时代融合的同时,打捞沉淀的时代记忆。

总之,中原戏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民族瑰宝。如何对传统的民族艺术进行发掘、保护和传承,我们一直在为之努力和探索。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戏曲遇到了时尚传播,必定能够营造传统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氛围,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豫剧版块河南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民国豫剧唱片探论
网络媒体我国冬奥雪上项目报道版面探析
——以新浪网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报道为例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论豫剧电影的“影”、“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