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探索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陕西一带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2015年1月,国家领导人在陕西考察时指出:陕西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2015 年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可以看出,陕西省处于“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陕西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要当好“一带一路”文化使者,要用好用活其独特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精彩陕西”对外文化交流品牌,讲好陕西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一带一路”陕西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构建的重要性和面临挑战,基于陕西对外文化交流的各种资源优势,提出构建陕西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的应对策略。

一、“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的重要性

2016 年12 月国家领导人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软力量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助推器。要加强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建设,推进舆论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应该重视文化力量建设,推动文化交流。文化是“一带一路”战略伙伴的精神纽带,不仅具有柔性亲和力,同时有着刚性渗透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能将东方文化传到国际世界中,使各国通过交流平台最终达成共同发展的时代共识。国防大学孙存良研究员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要充分调动我国的软实力资源,通过机制化形式来构建有效人文交流机制,建立文化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定期会晤机制、高级别对话机制、智库交流长效合作机制及全方位多层次旅游合作机制。

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而文化在我国与沿线各国与地区之间开展合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提出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一种延续,为沿线各国文化市场打开、智力资源国际共享提供了广阔舞台,有利于沿线国家文化资源创造更多价值。在“一带一路”引领下,各国将共建发展命运共同体,全面深化亚洲国家间的互联互通关系。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吸收和融汇的机会,“异质”文化可以被转为民族特色,“同质”文化可以得到优化,从而促进各国不同文明的交互式发展,为“一带一路”各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文化环境。文化交流能够突破语言障碍,是“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行的民意保障。就本质而言,国与国间的交往是其人民间的交往,是社会间的交融。因此,“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是基于各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之上。

二、“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机制面临挑战

“一带一路”为陕西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了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构建的挑战,这就要求加快步伐,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教科和旅游等各种资源。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我国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因其发展较晚,尚未建立成熟文化产品输出机制,影响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进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尽完善,规范性不足,市场监管较混乱,高质量产品产出难;在产业投资方面,相关政策指导与扶持缺乏,品牌意识不足,严重阻碍沿线国家和区域的文化交流。复旦大学邢丽菊副教授认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文化及文化差异、政治体制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传播力不足。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其各自国情、社情和民情,其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文化基础也大不同,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会致使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沟通不畅,使得沿线各个国家的资源开发遇到瓶颈。部分沿线国家在通讯设备、交通建设、文化产业园、文化展示和交流平台等技术硬件设施方面比较薄弱,甚至处于空白状态,无法完成文化产业对外输出,致使外部优秀文化资源无法入内,就会造成与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障碍。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长久大工程,但沿线部分国家文化设施薄弱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制约因素,因此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基础上,还需对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进行科学规划,从而更好为“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交流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是以彼此之间真诚互信为前提的,然我国同沿线各国间缺乏牢固的国际互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大多数沿线国家在法律、体制、文化、风俗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但其都固守原则和底线,加之复杂的地缘环境和社会形势,致使各国间互信体系根基不牢固,从而限制了对外文化交流的范围和影响。缺乏规范的对外输出发展和管理体系,缺少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价体系,加之沟通不力等问题,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机制构建设置了屏障。“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机制构建需要沿线各国具有一个稳定、成熟的共同文化,即共同的、能产生精神和文化共鸣的内容。

对于任何独立且具有主权的国家而言,其民族能够独立存在证明了其具有独特且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带一路”建设地理跨度大,沿线国家与区域的政治、语言、文化、信仰等存在较大差异,共同文化根基缺乏,经济发展水平不齐,给“一带一路”推进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具有共同文化认知框架的名族才能实现文化信息的有效互传,而缺少共同认知框架则会成为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障碍,毕竟成为“一带一路”的发展瓶颈。国家领导人曾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是难以持续长久。因此,“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需要把握全局,注重分析差异,找到我国与沿线各国或区域能够共同认可和包容的文化交流切入点。

三、“一带一路”陕西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

陕西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总面积20.56 万平方千米;国内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和湖北,北接内蒙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省区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有重庆、四川、云南和广西四省市区,以及最新扩围的内蒙古。在中国地图中,陕西省位于几何中心,是天然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心。在陕西建都的有13 个朝代(西周、秦、汉、唐),长达1100 多年,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大省。因此,释放陕西魅力,重现古丝绸之路的光芒,对于深化同沿线国家友好合作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同时也是丝绸之路发展繁荣的推动者与见证者,在欧亚大陆文明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相对于政治中心的北京和经济中心的上海,西安最大优势在于其深厚的文化资源。陕西省拥有高校近百所,各类科研院所1000 多个,专业技术人员超过百万,具有强大的科教优势。同时,陕西具有立体化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能够搭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网络服务平台,提升国际经贸合作能力。“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提出,不仅为中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使得陕西再次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因此,陕西应充分利用其各种资源优势,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为“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贡献其力量。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构建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领导人主动迎接全球形势挑战提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顶层设计”[9]。从全球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惠及全世界的重大战略,但需要沿线各国间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最重要的是将文化交流作为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催化剂。“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其独特地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特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有效传播,然陕西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的构建可以为沿线国家搭建互通的桥梁,使得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其次,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仅可以将异质文化转为民族特色,而且有助于同质文化的有效升华,尽显本民族文化魅力。“一带一路”建设中促进文化交流的措施主要包括发展共性文化,探索交叉地带,向基础薄弱各国提供援助来提升其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构建全国性文化产业输出保障机制和国际互信体系。

结合文献分析与陕西地缘优势,文化、教育、语言、旅游等资源,分别从宏观整体设计、微观基层创新等方面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构建的对策。

首先,从整体上对各领域合作交流必要性和存在问题展开调查,提出有针对性交流机制,这就需要省市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团队、志愿者、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各方人员开展有关文化、教育、旅游、科技和文艺产业诸多领域研究。其次,文献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在贸易投资和产能输出相对多,但文化交流与交融甚少,这就需要组织专业团队透析实情,展开更具针对性的创新研究。在整体设计和基层创新研究的同时,也需要有相关部门和机构对战略实施主体责任研究。如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和服务保障研究,同时加强对资源配置优化和带动引领工作研究,高校重点研究智力支持与人才培养推进机制。

(一)历史文化资源

陕西是中国正统文化输出的先锋,具有很好自身条件,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诞生地,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文明遐迩。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得陕西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物遗存丰富,其数量和等级均居我国之首。在“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把国际游客引进来,把优秀文化输出去,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传递陕西声音,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推动具有“国际范、中国风、陕西味”的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构建陕西旅游海外宣传,开辟丝绸之路特色旅游路线,秦岭人文生态旅游、黄河旅游带和红色旅游系列项目,实现经典文化经由旅游路线的全面融合,提升沿线国家人民相互了解,增强民众情感。

(二)特色产业园

“一带一路”沿线所涉及的大多是经济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因此需要我国弘扬大国精神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让沿线国家看到我们合作的真诚态度,从而更好促进各国文化交流。首先,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多元化和财政投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型特色文化产业园。第二,充分运用先进文化交流经验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交流中,如汉语桥和“中法文化年”等交流模式,同时加强对现有交流基地的巩固和创新,更好地拓展我国对外文化交流领域。第三,加强音乐、舞蹈、影视、会话、陶艺和武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可通过电视和网络等多媒体平台来招募合作国家参赛者,来加强与沿线国家与地区人民的切磋与交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宣传陕西,拍摄具有特色风土民情的影视作品,如全面推动《长恨歌》等陕西旅游品牌来外宣陕西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展示我国优秀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促进“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

(三)科教

陕西科教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科技创新基地,科教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是航空、航天、机械、农业、电子等领域的重要科研和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作为丝绸之路经济核心区,陕西加速将传统科技资源优势转为其发展动力来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注入科技动力。首先,鼓励陕西省内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承担国家战略性科技核心合作重点项目。其次,立足自身优势,加强建立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深化国际教育合作。通过与沿线各国互派留学生加强彼此间文化交流,加强对符合国际潮流又兼具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再次,继续优化对外文化交流的国际语言环境。陕西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优势,继续加强高等院校外语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同时联合高校语言培训部门提升窗口行业工作人员的外语服务能力,同时加强多语言服务网络建设。最后,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健全高层次创意人才引进体系。强化文化创意项目对接,提升海内外创意人才资源发开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五、结语

“一带一路”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伟大创举,通过促进各国间合作来实现合作共赢与共同发展。然而,“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必须清楚认识到在此过程中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构建的重要性和面临挑战。陕西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域,要充分发挥自身地缘、历史文化资源、科教、民族和语言等基础优势,采用多种平台来传播好陕西声音,持续塑造陕西文化积极正面形象,充分落实“一带一路”倡导的共享、普惠和包容的理念,促进彼此间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让文化交流成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腾飞之翼。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陕西一带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