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2020-12-07潘波依
潘波依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江西 宜春 331100)
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社会核心竞争力。但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课堂授课仍然是以物理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无法满足当前主要目标的培养需求。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明确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培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方式学习物理,以此有效提升物理学习效率。鉴于此,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培养”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也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有效因素。而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将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以此来还原或者创设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从而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好地认识物理,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授《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部分知识时,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十分貼近,并且学生们对这类运动并不陌生,但是,当学生们从力与运动关系的角度去审视圆周运动时,他们往往会出现困惑。所以,在教授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为学生们融入了生活元素,从生活的角度重新认识本节知识,如,生活中车辆转弯的情境,当汽车转弯时,坐在车内的人会感受到一种力使自身倾斜,那么这种力来自哪里?这时,学生们便会根据生活中经验,对汽车转弯时车身所受的力进行分析,寻找力的来源,经过学生们的分析,逐渐地能够领悟到向心力。通过这样的生活类比,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专业的知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有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和空间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再加上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为了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进度能够顺利的进行,教师可以运用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比如教师在教学“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教师应当增加学生的实践次数,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加深对该知识内容的理解,在实验中,教师要要求在完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仪器的安装之后,使用两条纸带,让纸带1从磨粉纸排下穿过,另一条纸带,从磨粉纸盘上面穿过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将纸带和小车进行固定,通过记录小车的轨道来得出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在教师布置完实验的基本操作之后,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探究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进行这一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多加思考,为了提高对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对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原理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再将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和实验原理全部告诉学生,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还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加强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认识到高中物理学习是有较高的实用性的。
三、创建自由化学习环境
传统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产生高中物理教学任务就是初步充实学生物理理论知识,帮助高中学生夯实基础,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获取优越成绩。因此,教师会采取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终影响到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提升。对此,物理教师需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便于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自主学习能力。自由化学习环境的创建,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深入学生团体中,掌握学生的现实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优化教学方案,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基础保障。二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并具备了独立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减少课堂限制,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地位的作用,以此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重视起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培养。因此,在物理实践教学中,教师需积极吸取新教学理念,打破应试教育带来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由化的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手段,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物理自主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