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020-12-07梁静

魅力中国 2020年51期
关键词:物理知识点探究

梁静

(开封市金明区杏花营镇初级中学,河南 开封 475000)

一、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

对于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往往只是应用单一口述讲解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物理理论知识,在对物理实验进行讲解的时候也只是进行一次实验演示便完成了所谓的“实验教学”,很多学生由于作为相对靠后并没有清晰观察到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同时,很多教师往往没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自主探讨环节,没有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点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这也使得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现阶段,新课程教学标准强调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且注重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落实应用使得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凸显,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及深入,有利于形成学风浓厚、严肃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热情

对于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往往教学过程较为枯燥,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较强,很容易被一些外界事物分散注意力,从而使得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溜号的现象,这导致了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物理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对现阶段学生的特征有较为具体的认知,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并且渴望受到他人的关注,有较强的及表现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尝试站在学生角度对问题进行考虑,并且要对学生的已建议及观点给予积极回应,不要让学生觉得自己就不受重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之后,可以看出其与现阶段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情况更加贴合,使得学生会更加愿意主动的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自信心。

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并且所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往往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关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理课程教学的时候,也应该注意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学生现阶段的实际生活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有效消除物理知识体系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感。例如,教师在讲解“阿基米德实验”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图文并茂的展示“曹冲称象”这一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发现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物理知识体系在现实生活中有了切实的应用,这样一来教师在向学生展示阿基米德实验的时候,学生便更容易对实验进行理解。

(二)创设实验问题,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在对其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有效激发。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验性,教师在展开课程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充分结合这一学科特点,将一些有趣的实验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创设实验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体系产生更加形象化的认知,从而对学生产生多重感官刺激,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活跃性,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记忆力得到了强化。例如,教师在进行“大气压强”相关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瓶吞鸡蛋”这一实验,并且随机找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自行进行实验操作。这时候很多学生往往会对实验现象产生不解:为什么瓶口那么小,鸡蛋还是能够钻进去呢?当学生产生这一疑问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

(三)学以致用,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点来说,往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应用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光的折射”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将一支铅笔插入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我们会发现铅笔‘折了’,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教师可以自然而然的开展光的折射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解答学生的疑惑。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学生进行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应用,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给予充分尊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养成善学、乐学的良好学习意识。教师还应该尝试将物理理论知识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结合,这样更加有利于消除理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学生更容易融入到物理课堂学习氛围中。

猜你喜欢

物理知识点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