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2020-12-07李莹梦
李莹梦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中学,云南 临沧 677504)
初中数学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提高。
一、问题创设的科学性
问题情境的设置,简而言之就是通过问题来指引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环境,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活跃思维,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科学的问题设置对于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应紧紧地围绕课本的知识点来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置,万万不可偏离中心内容。对于数学这种较为典型的学科,基本每一章节都会有主要知识点和很多个相关联的知识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紧扣主要知识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在思维逻辑方面不要将问题的难度过于提高,以免让学生不自觉的产生害怕心理,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然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了解学生的掌握度,在问题的设置中适当地进行针对性预设。特别是在开场的时候,尽量通过提出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求答案的欲望,从而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紧跟教师的引导,步入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致力于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从被动转换为主动。唯有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才会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探索,在学术的海洋里不断地前行。因此要形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创造活跃、生动的教育氛围。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设置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的转变。由于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偏多,在不同科目之间进行思维的转换需要一些时间,而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给予学生很好的思维过渡,让学生在课堂刚开始的几分钟内,通过对于问题的思考迅速的实现思维的转换,为课堂后期的教学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进行良好的完美过渡。再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数学和生活紧密结合,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模具或者结合典型的建筑物促进学生对立体空间的构想,学习方程式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商品交易、年龄换算等进行举例,让数学问题和生活相结合,学生便可以根据熟悉的问题较为顺利地进入数学的思维情境,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探索也就更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文章上面已经提过,素质教育强调初中的数学教师是学生在学习时候的指引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还要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相对于公式、定理知识的传授,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更加重视的是对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学会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因此,教师给学生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有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学习,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自己去独立完成。首先,我们所创设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创设科学合适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其次,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对基础性的知识内容进行探究,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学习的时候没有太高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探究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和思维角度得到锻炼,因此选择基础性的内容更容易看出一些问题的思维脉络。综合各方面的考虑,设置基础性的问题更容易让学生有较好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四、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思维活跃
初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时候,先通过有目的性的思维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从不同的方面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运用不同的算法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其次,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要避免打断学生的思维运转,让学生可以充分独立思考问题,还应该在课堂之中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他们思维的碰撞,组织的合作,达到互助的作用,使得教学效果实现一加一大于二。
总结
总而言之,由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学方法也能有所发展进步,教师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教学模式的探索改变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实现“一箭双雕”,让该阶段的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