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2020-12-07王碧莲

魅力中国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具创设情境

王碧莲

(湖北省利川市凉务乡旗杆小学,湖北 利川 445400)

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如何教好小学数学实质是小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恰当时机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让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有发现问题的权力和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思维,激发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一、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情境,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 要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材料,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其实就是教学的一种氛围,是人的一种身心状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要从生活实际中摄取一些场景、画面、实物或实物模型,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观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便是创设问题情境。好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教师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学习和探求新知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天,唐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饥饿难耐,八戒自告奋勇地去买吃的,他看见水果店里摆放着红红的苹果,上面写着2.50元,可八戒口袋里只有两元五角钱,这时候八戒没了主意,不知道怎么办,急得团团乱转……同学们,想不想帮帮可怜的笨八戒呢?同学们都说想,可不知怎么帮。我对同学们说:“只要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帮助八戒想出一个好主意。”一个小小的故事,加之我有趣的引导,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质疑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会有所发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疑问是触发学生求知激情,形成良好心境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通常采用的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觉引导法都是设计疑问的极好方式,同时剖析错例也不乏设计疑问的作用。在学生学完“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组邻边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存在吗?这一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寻找答案。在数学课中,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数学很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为数学课设置既引入入胜,又能启迪思维的问题情境是每个数学教师要进行思考的课题。在教学《简易方程》这一节时,我设置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经历模型化的过程,设置“花边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等问题,建立方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方程的有关概念,并从中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对于具体问题情境的选择,既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关注数学本身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到方程是数内部发展和实际问题解决的必然结果。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时时注意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这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敢于让学生质疑,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只有学生的质疑,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创设操作情境

操作活动是一个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活动,是对客观事物形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把外部活动转化为语言形态的智力内经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学具操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注意学具运用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利用学具要做什么,并且要知道如何去完成操作。例如,在一次常规听课中,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进一步提出在规定的时间内,再摆出几个这样的图形。操作结束后,老师让学生计算一共用掉了多少根小棒,把摆好的图形用加法来表示。结果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各不相同:5+5+3+3;3+3++4+4+5;5+5+5+5; 4+4+4; 5+3+4+3+3;……从反馈的情况看,有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摆出的不是同一种图形,这可能是由于老师在布臵任务的过程中,这部分同学没听清楚要求或者是没等老师说完就慌忙开始操作了。学生要是通过这些加法算式去探究乘法的意义,恐怕也成问题。通过这个课例,就涉及到在一个在学具操作前的指导问题。教师首先是要有目的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其次是根据教学的需要配以教具的演示和必要的启发、讲解,从而展现学具操作的步骤及其内在逻辑性。当然,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加以指导。在上述课例中,如果这位教师能适时的介入学生的活动,可能反馈时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四、创设趣味情境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是学习者内在的激素。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思维的内驱力,解决学生思维的动机问题。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将原来抽象、枯燥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发浓厚的兴趣,老师提出的问题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启迪着他们的探索意识,圆满地完成了一次创造性活动。

猜你喜欢

学具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提高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