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墨画教学谈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
2020-12-07梁慧簪
◎梁慧簪
水墨画是中国民族传统的艺术瑰宝,在国内深为各族群众所喜爱,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小学中、高年级的美术课都有一部分水墨画内容,而在我校从2019年9月份年开始,水墨训练营作为校本课程正式开课。为让学生掌握好水墨画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其将来教学工作的需要,我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顾教学耕耘,体验了一段摸索、熟悉的过程,从纯艺术技能的传授到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比较自觉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惊醒美术教育的历程。在教学中,注意掌握学生学习需求的心态,把握学生的心理,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水平,获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一、授课初期,主要是让学生逐步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水墨画,在加深认识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力
我们的学生被选入水墨训练营学习时,已基本上确立了总体学习目的和主导学习动机,这是学生学习各课程的主要动力。而在各门课程中仍然存在具体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的继续保持和不断强化的问题。在水墨画课中主要是解决学生对水墨画辉煌的艺术成就、深厚的造诣,以及系统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传统技能学习的认识问题。开始授课时需要集中安排一定课时,讲授水墨画的发展、水墨画的特点及其卓越的艺术成就,结合大量精彩的作品图片资料,进行启发性赏析,深入浅出地讲授水墨画的基本知识,给学生一个水墨画艺术的概念。从初步的理论和感观印象的认识上对水墨画产生崇仰、赞赏、敬佩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引发学生继承弘扬民族传统艺术的欲望和责任感,立志学好水墨画的决心。进行技能练习时,除尽力讲解清楚技法和要领外,教师适时展示示范作品,即示范有关的技法,发挥教师示范的感染力,让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明确学习目的。在练习中全面进行辅导,及时排除学生的疑难,纠正练习中学生的毛病、偏差。让学生在初起阶段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在学生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后,掌握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周期性和反复性,把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提高为学习的自觉性
在学生学习的常态时期,教师应当继续注意学生心理因素的调节,让学生的学习动机持续体现为认识兴趣和学习自觉性。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理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感知水墨的灵性,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自觉性,在“玩”的基础上运用已了解的水墨画基本表现手法来描绘表现各种不同的物体形象,由抽象走向具象。充分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各种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求新心理和求趣心理,更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调整变换不同的范画和示范资料,包括教师的作品,可供参考的画册、图片等,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学习水墨画,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存在差异,有的学生生性活泼,有的学生则生性腼腆,每个学生的感受、认识、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就不一样。因此,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适当穿插不同的练习,如临摹与写生、白描与染色、工笔与写意等内容形式的交替结合,既符合学习规律,又起到调节情绪、设置学习情境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应发挥教师的表率感召作用
开课前学生总是喜欢打听教师的水平和教学能力。如果水平高,那么首先对教师产生一种敬重的心理,就愿意跟教师学。再就是老师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教作风,教学中,如果老师严格要求学生,能先严格要求自己,希望学生做到的事教师自己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会心悦诚服地产生敬佩情感。教学中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教学充满自信,对学生充满信心,从容地处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技法学习上反复性给予耐心,客观地多方面去分析学生状态,然后进行有效的帮助,给学生予真诚、信任,学生对教师会产生敬爱之情。尤其对基础较弱的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教师在教学中的自信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给予学生爱心,学生会报以纯洁的真情等等。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良师益友的形象,那么师生之间情理相通共融,自然会消除可能产生的隔阂,敞开心灵的渠道,为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产生情感的动力,创造学生成长的滋润的氛围,促成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