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儿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2020-12-07
(温州市少年宫,浙江 温州 325000)
一、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现状分析
目前学校的舞蹈艺术教育课程是比较缺失的,不能满足学生进一步的需求,因此校外少儿舞蹈培训便是风生水起,少儿舞蹈培训成为校外培训机构的核心重镇。与校内相比,无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师资力量上,校外少儿舞蹈培训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少儿舞蹈市场资源自由配置之下,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愈演越烈,竞争的结果是在培训中有明显成果的无疑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培训机构争取各种资源,在少儿舞蹈比赛、演出、晋级的培训考试上都非常投入。在一些大规模的比赛中,那些出色的选手很多都是来自这些越来越专业的培训机构的学员。不管是在群体性的比赛中,还是在综艺节目里,参赛的选手在少儿舞蹈上都比较有造诣,在表现的张力上,在艺术技巧上,都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二、少儿舞蹈教育之初衷
对于孩子们的舞蹈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不同的,它本身是一种素质教育。少儿舞蹈即通过儿童对舞蹈美的感知与创造,以培养少儿的审美情趣为目标,“用生动的肢体语言来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并影响孩子的世界观,培养孩子们的高尚道德和审美水平。[1]”少儿舞蹈教育是孩子们的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舞蹈教育作为舞蹈艺术教学活动形态的总称,换言之,即通过教学程序让学生领悟舞蹈艺术表达方式。
(一)关于家长的观念
家长对少儿舞蹈教育的认识来源于学校与培训机构的引导。一是多数学校把艺术特长与学生的升学挂钩,这对家长而言也是无奈的选择,因为大势所趋,每个家长都不想让孩子在起步阶段存在短板,所以不输在起跑线上地培养孩子增长学分的所谓兴趣是必然的。二是很多家长对艺术也是具有模糊的概念,在这种模糊的状态下,培训机构投其所好自然助长舞蹈也是一门技术的观念。
(二)关于舞蹈教育者的观念
舞蹈教育的导向无疑具有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不是在理念上的权威性而是在具体落实中的统摄力。少儿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是审美教育,这是人所共知的口号,但是在具体评判标准上,还是要看硬功夫,因为素质与审美能力没有标准,也无法评判,这就出现了口号与行动背离的悖论。
(三)关于培训机构的观念
培训机构因为利益驱使往往对家长的心思有一种误判。他们以为家长都重视实效,不是要舞蹈本身的价值,而是要舞蹈的升值。其实则不然,很大一部分家长确实衷心希望有一个平台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遗憾的是,他们很难找到一家把舞蹈当作一门艺术修养的机构。所谓修养,在现实中,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为此,培训者应该转变经营理念,把舞蹈视为艺术,把它落实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审美教育,这既可以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回到了培训者的良知与艺术的本体。总而言之,在少儿舞蹈教育中,教育者、家长与培训者应该打开沟通的壁垒,让少儿舞蹈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三、基本功训练科学方法
(一) 因材施教与优化课程
少儿舞蹈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首先需要了解少儿的身心特征,然后在教学上才可以进行科学的定位,做到因材施教。少儿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教师在编排舞蹈动作时不能超过孩子可承受的能力范围。身体训练是打好的舞蹈基本功底的基础,对儿童的四肢,躯干和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训练要加以重视。由于舞蹈动作高度美化和规范化,所以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注重训练技能的节奏。重点训练拉伸腿部关节韧带。注重压肩训练,打开少儿颈肩部关节韧带。注意孩子的腿,脚,背部训练,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形体和优美的动作。
(二)趣味性
少儿舞蹈教育的主体是儿童,然而儿童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边缘地位。换言之,舞蹈兴趣对某些儿童而言不是自身的兴趣而是家长的兴趣。所谓一种艺术教育门类连最起码的趣味性都没有,或者是越培养越没有兴趣,这是一个可悲的断然不能再延续的现象。关于少儿舞蹈教育中对兴趣的培养已经引起学界的关注,所以在实践中也应该把切实可行的理论付诸实施。目前社会上某些舞蹈培训机构是以舞蹈基本功技巧为重点的成人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既限制了少儿的想象力,又使舞蹈课程了无生趣。
(三)技巧训练的科学性
在少儿舞蹈具体实练中,基本功训练的一个重要维度便是关于技巧的训练。技巧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舞蹈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在孩子身体的能力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过多的技巧和难度训练会使孩子的肌肉和骨骼超负荷承受压力。虽然通过强训可以使他们掌握一些技巧,却对身体的发育产生巨大影响(肌肉、骨骼、关节和身高等受影响)。为此,在少儿舞蹈技巧的训练上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这一点主要是对少儿舞蹈老师提出的要求,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舞蹈教师需要掌握技巧训练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认真总结然后实施正确的方法,促使技巧训练获得最佳的效果,进而为少儿舞蹈的循序渐进地展开奠定一定的基础。
总之,少儿舞蹈是让孩子们创造美、感知美。要根据舞蹈教育的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结合少儿身心育规律,找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