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教学方法初探
2020-12-0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23 团中学,新疆 和静 841308)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善于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教学目标,我们作为老师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效果和反馈。数学课上问题提出后,要鼓励他们勇于表述自己的见解,启发他们动脑思考,运用学过的只是解决问题。有时候一句赞扬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很好地带动课堂气氛。课堂上,我们提倡教师把问题留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运用学过的知识去探求一些未知的问题,同时采取适当的激励策略,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课后让同学们结成学习小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二、重视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学习数学知识要从基础着手,要求学生从定义、公理、公式、性质与判定、使用条件、方法6 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掌握,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解答数学习题的基本模式,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基础知识的深化运用做准备。同时还要系统地讲解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依据基础知识的关联与转化关系进行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由知识点连成知识线,由知识线形成知识面,由知识面构成知识网。例如,关于图形的认识与证明,可从点→线(平行线、相交线、同位角、内错角等)→面(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全等)→空间(投影、空间图形、垂直平分等)入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理论深入理解、数学方法熟练掌握。
而同时,数学课堂是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同时也是承认差异的课堂,要想学活数学知识,就要把握好数学思维――思维是数学的灵魂。对于不同的学习个体来说,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个性,完善自我。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引导其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在拥有了牢固的基础知识之后,还要引导学生练习章节综合习题,以讨论课的方式进行探讨交流,并着重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结论的能力,便于学生精确深入地理解数学理论,把课本“由厚变薄”,并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语言,为知识点的发散奠定基础。
三、开展数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尤其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它具备知识综合性强、趣味性强、知识容量大等特点。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测量、制作活动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户外测量、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树高,树木高参天,如何测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又无枝可攀,如何上去?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2 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 米,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 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 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或:树高:竿长=树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重视应用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缩短数学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让学生获得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数学呢?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应用性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后,我安排这样的训练题:我去“物美”超市购物,一块醒目的牌子吸引了我,上面说购买茶壶、茶杯可以优惠,这似乎很少见,更奇怪的是,居然有两种优惠方法:(1)卖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只茶杯);(2)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付款)。其下还有前提条件是:购买茶壶3 只以上(茶壶20 元/个,茶杯5 元/个)。由此我不禁想到:买茶壶4 只、茶杯若干只,这两种优惠办法有区别吗?到底哪种更便宜呢?
这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把学生置于决策者的地位,需要学生借助函数关系,建立不等式模型,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做出决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科学态度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加强此类问题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