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34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交流课文

(山东省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山东 济宁 272000)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向纵深,一场真正席卷基础教育每一个角落的思想战争揭开了战幕。课改给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头脑中传统的“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等早已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以震撼性的冲击。培养学生“会学习、善于思考”的能力便是这次课改中最响亮的号角之一。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质疑、主动调查、主动探究,从而达到既增长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模式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有质的不同。

一、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引发思想的碰撞

“自主学习”极力倡导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这也是引发思维碰撞的前提。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讨论交流的环境:首先,要善于把握讨论的时机,不是一个问题提出来之后,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而应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让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整合到自己的理解里面,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后,再组织学生开始讨论。其次要丰富讨论交流的具体形式,如同桌之间、学习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也可自由组合。再次,要及时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充当好“主导”这个角色,如:主动参加交流与讨论,说问题、谈看法、设悬念、巧点拨,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交流讨论不断推向纵深。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主动发言的习惯,尤其是关注那些性格内向、思维较慢的学生,课堂上,尽量让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真正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境界。这样的语文课才会充满思维碰撞的火花,给人知识、给人启迪,实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二、逐步放手,督促孩子自主学习,养成会学习,刻苦钻研的习惯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依据大纲要求、教材内容设计完美的教案,然后跨上三尺讲台滔滔不绝,不管学生听还是不听,不管学生思考还是开小差,不管学生懂还是不懂,只顾满堂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学得很被动,目的性极不明确。“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立足学生主体,让其明确学习的目的:即让学生自己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的内容,知道“我要学什么,我什么地方不理解、我什么地方已经弄清楚了。”做到“学生不学,教师不教;学生先学,教师后教。”这样把那些原本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往前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解决。作为教师,讲课之前深入学生,了解预习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带着学生的问题、本课的重点、难点备课,写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案。这样师生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效果会更佳。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把学生的家庭作业本改为自主预习本,主要是由学生自主练写课文中的生字,遇到有困难的字词查字典解决,能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绝不求助于别人。第二项作业便是自己找一些容易出错或不会写的词语写一写,这样,比以往老师直接画生词让学生抄写科学多了,毕竟我们不是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课外阅读量也不一样,所以对词语的理解与认知完全不一样,教师决不能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这样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以前要求在家长的监督下读通读顺课文,现在改为在自己把课文读流利的基础上,主动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对孩子的朗读情况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价。家长签字也由原来证明式的“已读X 遍”或直接署名改为“读懂了”“比以前进步多了,如果再多读一遍,一定更棒”等等。很显然,家长已由以前高高在上的监督者变成了现在的合作者、参与者,孩子也有以前的被学习者变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而且知道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便于进一步改进。

学生预习后,我是这样授课的:先用多媒体出题,然后根据答案情况灵活授课,譬如,在讲《赵州桥》这课时,让学生做了这样三道题:第一题:《赵州桥》这篇说明性的课文讲的是隋朝著名石匠------在河北省赵县设计了一座-----------的石拱桥。它非常-----、-------和------,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和------,是我国宝贵的遗产。第二题:边读第二自然段边看插图,想象插图中桥的样子,四个小桥洞有什么作用?“创举”在这一段中是指什么?第三题: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经过检查每个同学的答案明白了授课内容,接着采取相应的教法讲课。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再听天书了,能根据老师安排的问题积极思考,判断自己答案的对错,当讲到难点时,放手让小组讨论,个个踊跃发言,当遇到探究性问题,静一静,每个学生能根据原有的知识创新思考,这样课堂上才看不见做小动作,说悄悄话的孩子了。

在布置作业时,把权力教给了学生:开始由优等生布置,逐步过渡到全班学生轮流布置。此外,在学期中或学期末集中复习时,让孩子们准备了自主复习本,针对各类课文和语文园地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师生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后,孩子们根据自己平时掌握的情况,自主巩固复习。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自读自悟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若循着课文情节的发展或作者叙述的顺序一路“问”到底,当然不妥当,难以启发学生思维。这就要求教者设计问题要精、新、活,难度适宜,使学生既乐思,又深思,还需灵活,“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像我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先让学生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视频,然后设计了如下问题:1、小女孩生前有哪些美好的幻想?2、小女孩的幻想这样美好,可她的现实生活又是怎样的?3、她的命运为什么这样悲惨?视频图文并茂,兼有声音的感染,瞬间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起聚精会神听课的兴趣,启发起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再以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为“径”,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或感情朗读中独立思考,进行讨论,并辅以各种灵活指导,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让学生读的过程中,我重视默读。因为默读更便于学生运用内在语言静思,把自己沉浸在课文的语境中“咬文嚼字”,认真琢磨品味。如解决提出的三个问题时,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并用钢笔画出答案,在自身充分思考后,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就会发现自身思考的不足或错误,互相取长补短,深化理解。这样,默读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当一篇课文分析完,我以“写”助“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写”可以让学生自觉而迅速地进入静思状态,边写边把内在语言条理化、完整化。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会自觉学习,又能促进学生思维、意志、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不断养成追求新知和进取的精神,写出富有真知灼见的文章,最终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交流课文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背课文的小偷
谈独立思考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