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2020-12-07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职业高级中学,山西 长冶 046500)
引言
中国智能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必然需求,而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应用,颠覆了各个领域与行业的传统经营与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作为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教育机构,应能对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与行业发展态势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探析。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以整个行业的发展背景为依托,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为切入点,具体落实相关的改革策略。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性极为广泛,甚至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在为学习该专业的人员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中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在充分强调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应能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基于此,中职学校可结合这些内容,制定科学的实践改革措施。
一、精准确立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
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对目前的企业中的岗位需求进行一定的了解。并精准定位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并以此为正确导向,制定科学的教学模式。中职计算机专业通常是面向中小型IT 服务企业,以及中小型非IT 企业或事业单位IT 应用岗位。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中职生,职业范围涵盖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站设计、网络维护管理,或者是自主创业等。基于此,中职学校应结合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同时,应对市场对该领域人才需求量上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通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针对IT 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至少在45 万以上,并在各个行业中都有所体现。因此,中职学校需结合自身办学特征,重视培养具有一定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使他们能建立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为他们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二、科学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
市场需求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中职学校应在生活生产的规律导向下,结合计算机专业学科特征,科学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因此,中职学校在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专业课程应完全体现岗位对学生的根本需求,以此为标准融入更具有实用性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术。在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过程中,应科学分配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比例。同时,中职院校应立足于培养高级IT 工程师,开设育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站设计与网络维护等课程。同时,应以学生知识、能力、素养方面的综合培养为目标,通过不同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强化。例如,针对网站设计方面课程,中职学校应将信息查询、新媒体发展历程、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户维护课程,科学的融入到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这样,在确保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使学生可了解与掌握更多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知识。而在实训课程安排上,中职学校应积极建立实践平台基地,并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三、最大化发挥校企合作育人优势
中职院校在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对学生创新意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给予一定的重视。使学生在学习与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将其进行灵活应用,这样,才可真正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引导学生积极进入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令他们在实际的工作氛围中,重新认知自身的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中职学校应指派专门的教师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并要求教师能全程关注学生的实践动态与工作情况,并结合岗位要求、岗位工作标准等,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准确、完整的记录,及时反馈给校方领导,并将其作为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的依据。基于此,中职学校将教学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不仅可全方位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还可生成典型性、先进性、实用性的改革策略。从而,最大化发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结语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市场对各行各业的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中职学校针对计算机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制定科学的计算机学科教学体系。并利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