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昆明方言动词重叠14年间变化
2020-12-07彭诗茹
彭诗茹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一、动词必需重叠的形式
(一)动词重叠+时量补语
1.你熬熬(熬完)这几个月,等考完大学,你想咋个玩都可以。
2.我在在(在了)今年就不在了,明年我想换个地方。
3.你练练(练了)这几分钟有哪样感觉?
(二)动词重叠+(指示代词)动量补语
1.你念念这两遍就可以了。
2.我去去这一回,以后就不去了。
3.我吃吃那一次,后首又去吃了一次。
(三)动词重叠带处所词语
1.我跑跑丽江回来再看你。
2.他们老俩个逛逛花鸟市场又去逛百货大楼。
3.你给我去去大理嘛,他们个个都去过了。(让我去……)
(四)VV+NP+趋向动词
1.你端端那几杯水过来。
2.我夹夹这块布下来,挨你做个坐垫套。
3.你递递那把起子来给我。
4.你抬抬这个位子起来,我扫扫下面的灰。
在昆明话中一些动词重叠式后面加上表示时间顺序或者表示产生了新的状况的词,这就可以用重叠形式来表达“完成体”的语法意义。这种情况下重叠不能被省略,如果不用重叠必须要补充完整后面的“了、完”表示完整体。(二动词重叠和动量补语连用的情况下,一般是需要加上指示代词的定指标记,或者也可以加上人称代词,比如“你也该送送你儿子一次了,这么久都是我再送。”这里面的重叠都是表示完成体的语法意义,(二)、动词重叠+动量补语是有先后时间顺序,表示体的意义。(三)动词重叠带处所词语,也是重叠式在时间先后的情况下表示完成体的语法意义。以上这些情况都需要用动词重叠的形式在一定的情况下表示体,如果只用单个动词就不可以必须在动词后面补上“了、的[tə44]、着[tʂɔ44]、表示将来时完成体的语法意义。(四)VV+NP+趋向动词这种表示方法类似普通话中的把字句,在昆明方言中没有“把”这个词,一般可以用“挨”替换,以上所有的句子都可以用“挨”替换掉重叠。例:你挨那几杯水端过来。这种情况动词重叠就直接跟在主语后面表示谓语,如果去掉重叠但用一个动词这几句话就只能改成“挨”字句才可以成立。
二、可重叠可不重叠动词形式
(一)动词重叠+NP+时量补语
1.你等等我一下,我去拿拿衣服。
2.你教教他一下,我已经教了两个钟头了。
3.你带带他这一下有哪样感觉?
(二)VV+趋向动词
1.你挨那把剪刀拿拿过来。
2.你挨这几杯水端端过去。
3.你挨钳子递递来给我。
4.你挨这张表带带去给老张。
(三)VV+形容词(结果补语)
1.你挨床铺铺好,娃娃要睡了。
2.我爹那只派克笔着我哥整整烂嘚。
3.娃娃还小,你挨药捣捣碎嘚再喂他。
4.你教教我算算这道题嘛。
5.你帮帮他做做风筝。
6.我在这点儿看看他下下这把棋再走。
(四)V1V1+NP+V2V2
1.你陪陪她去去,我忙着起,我莫得空。
2.你看看我练练,看看我动作各合。
3.这首歌你弹弹我听听。
第二个动词重叠式后面的成分可以放在句首,构成受事主语句。如果第一个动词重叠式表示的动作是让它后面“其他人”作另一个动作,句中的“其他人”前面可以加上动词“给”
1.这首歌你唱唱给我听听。
2.你最近练呢毛笔字,写写给我看看。
3.你挨那件事讲讲给我听听,我看看你格有道理。
(一)动词重叠+NP+时量补语中丁老师认为VV一下是VV与一下的杂糅形式,语义上也表示尝试的意义。(1)、(2)“一下”前面没有加指示代词,这两句表示未然的动作,(3)中时量补语带有指示代词,表示已然的动作。但目前来说,我们通常只会说 “你等等我,我去拿(拿)衣服。”或者 “你等我一下,我去拿(拿)衣服。”;一般情况下不会将VV与V一下连用,并且在可有动词重叠也可不重叠的情况下,我们会优先选择不重叠的说法。这种情况是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但是普通话里有“V一V”的形式,这种形式并未在昆明方言中出现,昆明方言一般是“V一下、VV(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一下”现在的年轻人会优先选择说“你等我一下,我去拿衣服。”但是老一辈人还是会说“你等等我一下,我去拿拿衣服。”
人类语言的发展其中最终要的一个推动环节就是语言接触,当昆明方言和普通话在不停的接触的过程中,方言会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普通话也会被方言影响着。如今推普工作已经产生了显著的成效,城市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速度都成为了普通话对昆明方言的影响因素,当然这种影响最初体现在词汇上,但其语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动词重叠的使用,老昆明人基本上以上这些动词都会重叠使用,但是新昆明人基本已经省略了这种重叠,我认为这一方面是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另一个方面是语言经济原则,当前动词重叠和不重叠在以上这几种情况下,语义和表达基本一样,所以可以不做明确的区分。语言系统的演变既有外在的因素——语言接触作为诱因,也有其内在的因素。其中重叠的保留体现在(四)、V1V1+NP有生+V2V2+NP有生/无生这一组句子中两个动词重叠分别与两组名词结构联系,可以变成V1+NP有生+V2V2+NP有生/无生或者V1V1+NP有生+V2+NP有生/无生,必须要保留一组重叠。其余的都可以把VV变成V。
三、不可重叠
(一)动词重叠+动量补语
1.※你试试一下,看看格合身!合身么,你就穿得了。
2.※你好好的想想一下,你到底格拿回来了?
3.※这几根黄瓜你挨我洗洗一下。
(二)VV带虚词
VV嘚
1.※你挨这些饭吃吃嘚,莫剩着。
2.※你挨这些草拔拔嘚。
3.※挨筋剔剔嘚,肉炒出来才好吃的。
4.※那些小鸟着他放放嘚。(被动)
VV着
1.※门锁锁着,我进不去。
2.※你先走走着,我一下就来。
3.※他挨灯开开着就走走嘚。
(三)V1V1V2V2
1.※你挨这封信送送去去就回来,莫在外面多耽搁。
2.※你挨那件衣服拿拿来来。
(四)VV+动词
1.※你挨我那个鸽子放放跑的,太可惜了。
2.※你挨凳子端端开,我扫扫下面的灰。
3.※他托朋友打打通关系才办下来这个证。
4.※才睡下去就着外首呢娃娃吵吵醒的。
5.※他挨媳妇骂骂走的。
①动词重叠+动量补语,一般情况下动词重叠不可以和“一下”出现在一个句子里,这是因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动词重叠和V一下所表达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当儿语或者有撒娇的语气时动词重叠后面加上人称代词可以与“一下”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并且在句尾需要出现感叹词嘛,表示感叹的意味。
②VV带虚词中VV嘚丁老师认为嘚[tə212], 大致表示完成体的意义,有的时候跟在有“去除某物”的这类动词后面表示 “掉”的语义。但是新昆明以上的几个句子在语感上我们都不会这么使用,一般情况下要不然就是VV或者V嘚,例:你挨这些饭吃嘚,莫剩着。或者你挨这些饭吃吃,莫剩着。我认为可能因为VV和V嘚嘚语义是一致的,VV嘚这种形式就是重复使用。
以上这几类动词重叠的形式基本上已经不被使用了,随机调查了一部分老昆明人也没有这种句式的使用,新昆明已经完全不会使用这类动词重叠了。
注:※星号标记的是目前不符合语言事实的用法。
结语
文中的语料都是出自丁崇明老师2005年的博士论文《昆明方言语法研究》中,但是在这14年语言的演变中,我把丁老师当时所列举的语料又分为了三个部分,分别是必须重叠、可重叠可不重叠、不能重叠。必须重叠的具有特殊的语法意义,是昆明方言中“体”的一种表达手段,或者可以作为“把”字句的用法,正是因为其特殊的用法,所以这几类动词重叠是必须的,如果省略了重叠只用一个动词就必须用其他形式将其补充完全。第二类是可重叠可不重叠的,这一类用法重叠与否基本上就没有了什么显著差异,所以昆明方言在与普通话接触的过程中被普通话所影响,新昆明方言中基本使用不重叠的形式与普通话一致,老昆明在表达的时候只有一部分人还坚持重叠的使用方法。第三类完全不可以重叠的,这一类在我的调查统计中新昆明和老昆明都没有使用,在调查中认为这种重叠是不符合我们的语感的,所以这一类需要再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