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
2020-12-07陈鹏辉
陈鹏辉
(河北 邯郸 056700)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工作认真、纪律严明、技术水平高的施工队伍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因而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建筑工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现场管理中过于追求施工进度,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这对建筑工程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对物料的管理存在较大漏洞
在现场工程施工中,工程使用的物料种类繁多,而在实际中,许多工程的工作人员都不会把这些物料分类,不管什么种类的物料都放在一起,由于这些物料的相互影响,某些物料的性能所有降低,这样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或者费用的浪费。监理工程师经常感到工业化的设备及批量产品质量离散性小,往往通过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测试产品质量即可得到评判及控制。但多数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如砂、石、砖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往往随时进场,如何实现对于材料的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是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关键到整个工程进程的工作。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没有深入学习,而且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施工现场,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淡薄。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切实抓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四大要点”
“四大要点”即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控制,在任何一项工程中,这都是工程施工管理必抓的重点。
1.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增效益。
第一,加强对进场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试验检测,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建筑材料是工程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必须严把材料关。材料采购时要优选供货厂家,通过对多个生产厂家材料的取样检测,选择出质量、信誉和资质最好的供货商。在材料的日常使用上要避免浪费,并且加强材料的仓库保管工作。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及时对老旧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
第二,要致力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良好的施工水平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运用科学的质检手段,对工程定期质检,要确保每一施工工工艺和每一道施工工序都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接受各部门的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其次要组织技术人员学习,使他们熟悉技术规范和施工图纸,要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每一分项工程进行规划,确保在目前环境条件下每一分项工程都在受控范围内。最后对施工人员要进行业务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熟悉新材料,规范施工,正确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2.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无小事”,建筑工程由于其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各种安全隐患多,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这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因此,要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贯穿工程项目的始终,落实于工程的每一个细节。
第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这要求对施工企业各部门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第二,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才能确保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第三,加强对施工中细节的安全意识。这些细节包括:高空作业和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3.施工进度管理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以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照计划进行施工,而应适时监控进度计划。正确的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
4.施工的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如何在保证工程各项合理开支的情况下,优化施工管理,降低施工成本是施工企业应着力去做的事情。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工作的着力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明确责任成本,建立奖惩制度
为了控制工程造价,应当明确责任和相应的责任成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如果出现人为原因导致成本超过责任成本,则视具体情况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如果成本损耗低于成本预测计划,则设置相应的奖励措施进行奖励。
(2)严格控制材料成本
在材料的采购环节,应做好基础性工作,在不同的供应厂商之间进行对比,求得更好的性价比;在材料的使用环节,应详细做好材料的使用记录,定期检查,杜绝材料浪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