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

2020-12-07黄志航

魅力中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纸屑良好习惯榜样

黄志航

(梅县区水车镇中心小学,广东 梅州 514778)

一、养好习惯的前提应让学生知道良好的习惯规则

有知才有行,要想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先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此,我校为了规范学生良好的校园行为,特别制定了《校园行为规范35条》,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我们平时经常利用班队活动课、品德课教学、少先队活动、升旗仪式,课后活动等为阵地,以 “广播站”、“校园厨窗”、“班级板报”等为信息窗口,采取环境熏陶、学习渗透、专题讲座、活动明理、游戏歌谣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认知。

二、养好习惯的重要手段是经常强化训练

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训练,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科学家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培养良好习惯重在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就能形成习惯。例如: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我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时,就让他们接受我的暗示提醒。即,我让学生牢牢记住书写坐势八个字,“头正、肩宽、身直、足安”。有时我也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一、二、三,我坐好!”学生习惯性的条件反射:“我要坐端正!”或我一特定的动作手势,如轻拍学生的后背,摆好手臂,示范正确的坐姿等予以个别提示。经过反复提示和训练,学生渐渐做到了良好的书写坐姿的要求。

三、养好习惯的保障是要强化习惯的监督机制

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难免会出现不断的反复,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加强监督。为此,我校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中,设置了两级监督机制:一是每个班每天都有纪律监督的小干部,负责班里学生一天在遵守学校35条的完成情况;二是学校少队部每天组织一些少队小干部监督每个班中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对于有违规范的行为进行教育和纠正。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校各班学生的各项习惯有了很大的转变,比如:以前学生见到老师从来不叫老师好的,而今每个学生见到老师或外来人员都能很有礼貌的问候。以前每一个学生都有随地扔纸屑的坏习惯,经过教育以后,现在哪里有纸屑,大家都会主动弯下腰把它捡起来,整个校园都是整洁干净的。

四、养好习惯的有效形式是不断树立正能量的榜样示范作用

我们知道小学生模仿性强,为学生树立强大的正能量的榜样,是促进学生良好习惯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教师首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的故事,如雷锋助人为乐,甘为螺丝钉,爱迪生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等的故事;其次就是树立学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树立榜样的作用,在学生心中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班里面谁比较优秀,谁表现的有礼貌等等,都可以把他们树立为榜样,让全班向他们学习优秀的习惯;最后,我们教师本身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假如看到地上的纸屑我们主动弯腰拾起;碰到同学,主动叫上一声:“某某同学你好”;在办公室,当学生把作业本送来,老师热情地对学生说:“谢谢!”;课堂上,当学生帮老师擦干净讲台和黑板时,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声“谢谢大家”;课堂提问时,学生回答完问题,老师说:“请坐下……”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谢谢”“再见”“你好”等礼貌用语,学生自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耳濡目染,也会跟着模仿起来,无论老师给学生送去什么,学生都会甜甜地说一声:“谢谢老师!”,在校园里碰到老师、同学,问早、问好、道再见,已成了同学们生活的口头语……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美的语言、美的行为蕴涵着一种无穷的教育力量。

五、养好习惯要做好家庭、社会、学校的合力

家长,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行为习惯、受教育的程度、教育方式、教育态度,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应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教育的话题。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结合学校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容开展社区教育,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聘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我们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猜你喜欢

纸屑良好习惯榜样
“调皮”的纸屑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会“跳舞”的纸屑
会跳舞的纸屑
会“跳舞”的纸屑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