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写作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
2020-12-07许秀莲
许秀莲
(广东省廉江市石颈镇平城小学 , 广东 湛江 524457)
相较于城市小学而言,农村小学教育条件相对滞后,小学生学习与理解能力有限,容易与教师教学进度相脱离并逐渐成为“学困生”,影响农村小学教学有效性。基于农村小学写作教学对学生想象力、文学修养、语文知识灵活运用等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然而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待提升是客观事实,为此无法积极参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程中,降低教师写作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分析农村小学生写作难点,通过优化育人机制思考写作教学对策,达到提高小学写作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农村小学生写作难点
(一)兴趣低。写作不仅需学生具备一定知识储备,还需学生掌握一定写作方法,才能在写作进程中思如泉涌并完成写作任务,然而当前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待提升,写作自主性相对较差,在写作进程中感到极大压力,为此农村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降低农村小学生写作质量。
(二)文学性差。当前许多农村小学教师会发现学生写记叙文就像流水账,写散文抒情能力弱,写议论文论点不清晰,论据相对较少,无法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写作缺乏文学性,这与学生阅读面窄、词汇匮乏、写作练习不当等内因息息相关,并成为农村小学生写作难点诱发内因之一。
(三)缺乏创新。有些农村教师为保障学生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其写作能力,要求农村小学生背诵例文,按照例文结构进行写作练习,有些农村小学生甚至盲目背诵例文,使写作内容千篇一律,无法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语文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写作能力等核心素养,降低农村小学生学习效率[1]。
(四)“写什么”问题困扰。学生常常拿笔就头痛,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有时在头脑里想好了,一下笔又不知道从哪写起,脑子变成一片空白。这里说明了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学生,长此以往严重减低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写作兴趣。
二、农村小学生写作对策
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写作难点进行分析可知,学生缺乏写作兴趣、文学素养低、创新意识薄弱等问题,已然成为影响农村小学生写作成效突出内因,为此农村教师需在累积以往育人经验同时,根据农村小学生写作表现,思考相关写作对策,达到提高农村小学写作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是学生抒发内心情感,表达自身生活体悟,对客观事物进行解析的文学表达过程,为此教师需通过激发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确保学生有话想说、有情可抒,可以将语文知识、写作技巧、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自身情感关联在一起,以写作形式体现出来,帮助学生攻克写作阻力。例如学习完《美丽的小兴安岭》或《四季之美》的课文之后,教师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引导农村小学生进行写作时,可先组织学生进行探讨,通过讨论发现家乡之美,激发农村小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立足点,继而顺利完成写作任务[2]。
(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虽然写作并非是华丽辞藻的堆砌,但写作需要词汇运用妥帖,通过语言将文章中心思想表现出来,为此农村小学生需不断提升自身文学修养及文学体悟力,为农村小学生更好抒发内心情感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利用每周班会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如《小王子》、《格列夫游记》等,根据学生所在年级、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兴趣助其科学选择课外读物,制定课外阅读计划,通过阅读累积好词好句,并定期写读后感,在阅读中累积写作素材,为满足农村小学生阅读需求,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助其提高写作能力,可以在班级内设置“读书角”,定期更换图书,鼓励学生将图书带回家阅读,为提升农村小学生文学素养创造有利条件。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还可通过各种读书活动或竞赛方式来实现阅读,如讲故事比赛、积累名言警句比赛、积累好词佳句竞赛等。对获胜者进行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达到以阅读促写作的目的。
(三)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为拓宽农村小学生写作思路,丰富其写作思路,助力学生跳脱僵化写作模式,农村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从生活出理顺写作思路,探寻写作基点,找到写作方向,完成写作任务,例如教师可引导农村小学生养成记日记习惯,将生活与学生写作关联在一起 [3]。
(四)培养学生深化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阅读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从中汲取了文中的精华,从而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倾吐于自己的作文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优质文章的反复阅读,然后布置写作任务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质量,教师需根据农村小学生写作实况,立足新课改背景,通过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深化阅读,使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有效提升,助其攻克写作难点,在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素养同时落实小学写作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