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2020-12-07张慧景
张慧景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寺庄中心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拥有较为漫长的发展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切忌盲目追求进度,以至于影响到整体的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也可带领其探索传统文化的内涵,保证为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多数将书本上的知识作为主要内容,由于书本上的知识有限,因此学生所学知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上书本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全面,因此无法对学生展开有效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在语文课堂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具有以下价值,第一,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每一则故事、每一首古诗中都包含着对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思乡情怀,在学习“不及汪伦送我情”时,感受到作者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知识,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在眼界开阔以及文化积累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每项内容都是我国文化的结晶,之所以能够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其一定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理解传统文化,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和观点等,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教师在讲解《游子吟》时,通过对诗句的讲解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母爱,同时联想到自己,更加深入正确的理解母爱。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策略
(一)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
在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比较笼统宽泛。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现有教材中,或者通过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书籍,将其中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提炼整合,而后将其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运用到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借此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灵活的方法,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寓教于乐的形式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还应引导学生阅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书籍。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作用与效能。
(二)借助古诗词教学,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是重要的组成之一,小学阶段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言谈举止,促进自身的内在修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比较简单,具有很强的效仿欲望,通过学习古诗词中所讲述的内容,部分学生会去模仿人物行为和态度。所以通过在古诗词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做到充分吸收,在时代发展中成为优秀人才。例如,在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时,由于属于一篇文言文,教师可以先带着学生一起朗读,再朗读过程中注意整体的节奏和韵律,并与学生一起进行理解,学生在教师和注释的帮助下,对课文的理解也将会更加深入,并尝试使用自己的话语来讲述这个故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文中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件中,大家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想对他说点什么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司马光是一个勇敢机智的孩子,要向司马光学习遇事不慌张,动脑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其他的古诗词中也有体现,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等,教师可以在平时与学生一起搜集更多的古诗词,让学生感悟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同时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适时结合课外资源,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十分有限,如果教师单纯地指导他们学习课本知识,将无法保证整体效率的提升,需要探索出更有益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地运用教学资源,除课本之外,还应该逐步拓宽教育范畴,使学生可以在深化渗透中提升自己的认识。比如,订购一些有用的书籍,在接触这类材料的时候,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等内容,保证其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在课后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探索学习中,以便更加深刻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也应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积极地带领孩子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在绘画、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所有这些都应该以学生自愿参与为前提,不可强迫其学习,要结合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制订更为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保证以科学的方式方法督促其学习。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承担着弘扬民初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不仅可以提示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对传统文化的发扬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