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020-12-07尹华艳
尹华艳
(湖北省应城市实验小学,湖北 应城 432400)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通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可以采取游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的落实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也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出更加有效的环境【1】。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缺少趣味性
对于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来说,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致使课堂教学过于枯燥,缺少趣味性,不仅没有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新知时,没有针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形象的解释,使得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教学的内容,也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的想象力。
(二)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交流
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交流,教师只是被动的促进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没有能够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例如,教师过于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缺少有效的互动交流,没有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评价,从而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感,致使教学效率不高【2】。
二、寓教于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措施
(一)开展数学游戏教学,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纪尚小,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游戏的积极性。在数学游戏中,小学生既能够体会到身心的愉悦,又能够学习到一些数学知识,从而能够真正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话,学生会表现出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甚至会出现扰乱课堂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为了能够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可以采取数学游戏的方式教学,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学生扰乱课堂情况的出现,还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大型的商品批发市场,将不同的学习用具作为不同的商品,安排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商贩,在买与卖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而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3】。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认知
对于小学数学知识来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惑,这样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可以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带来直观的体验,这样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时,大多数小学生缺少对单位面积的正确认知,无法体会到1公顷有多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单位面积。以班级作为参照物,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面积大小,这样能够促使学生获得直观的认知。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一来,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提倡的背景下,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寓教于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进而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