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7刘东辉

魅力中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法三角形初中生

刘东辉

(河北省围场县城子中学,河北 承德 068450)

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依然采用的是传统教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别说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发展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有效应用问题导学法,想方设法淋漓尽致地发挥出问题导学法的优势,就成为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借助问题导学情境引入新课

就创设情境而言,既是问题导学法的首要步骤,又是引入新课的重要手段。对于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其应在教学之前就严格依据当代初中生特点做好问题情境创设,以便于更好地引入新课,更好地助推当代初中生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具体来说,其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既要根据教学重难点,又要紧扣教学目标;其二是创设问题情境必须紧密贴合当代初中生生活实际。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生活经验、人生阅历。因此,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就可以这样做,即加强鼓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展开探讨,从内心真正知道新授课是怎么一回事,还可以有序组织,让学生们精心创设情境活动,将生活场景再现,目的是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原来学习数学大有裨益,从而更加兴趣盎然,激情满满;其三是创设问题情境必须难度适中,既不能过高(过高则容易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又不能过低(过低则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眼球,深入探究)。

二、借助问题导学过程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可是不容小觑的,如有效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思维真正“活”起来,并懂得基于多角度、多方面对问题展开思考。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其中涉及的许多应用题都是一题多解。但由于一直深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导致学生们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根本无法有效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因此,这对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须有效借助问题导学法。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并不是随意盲目的,而是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思维培养、解题能力提高。如:以《一元一次方程》这章节内容为例,我们发现其中涉及的很多应用题都可以通过未知数、逆推法来列算式。如题目:一份数学试卷中有20道选择题,其中做对一道题得5分,做错一道题或者不做扣一分,已知某同学得了76分,求他一共做对了多少道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后,并不意味着就结束了,而是应“趁热打铁”,适时设置这一系列问题,即假设该学生做对了全部题,会得多少份呢?做错一道题目,相当于扣除多少分?直接列算式简单还是列方程简单?理由是?总而言之,就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时,一定要尤为注意加强引导,加强鼓励,不断启发学生,让学生多从多角度思考、分析、总结。

三、借助问题导学结果引导学生探究

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我们发现普遍存在这种问题,即绝大多数教师都未能从思想上重视公式推导等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直接告诉学生数学公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会做题就行,而这就导致绝大多数初中生只是浅层理解、暂时记住了概念、公式,根本做不到深层理解、灵活运用。而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正好能有效诱发学生探究动机,使学生探究欲满满。如: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内容为例,广大教师就可以做这样的教学设计,即老师手中的大三角板与同学们手中的三角板文具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在学生们回答完之后,紧接着“趁热打铁”,再问:大家都知道我们一般把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作相似三角形。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呢?此问题一出,班级学生就开始热烈讨论,畅所欲言了。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们所作的任何回答,纵使是一些不着边际、错误的回答,老师呢,都切忌急于否定,而是应通过继续加强提问,加强引导,让学生们通过自己证明最终达到深层次理解。如此,既能使学生探究兴趣盎然,又能真正实现良好问题导学法应用效果的取得。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意义重大,既能有效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又能切实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光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问题导学法应用的重要性,还要想方设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法三角形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三角形,不扭腰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