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20-12-07侯一凡
侯一凡
(北票市职教中心,辽宁 北票 122100)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当前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在中职学校教学当中,信息技术的进入,不仅为当前的学校教学指明了新的教学方向,还成为当前学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重要的突破点,有效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新变革,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这一信息化教育教学背景下,中职院校还需要不断紧跟时代的步伐,借助信息化新浪潮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一、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特点分析
首先,教学时空更加开放。信息化环境下,网络的发展拓宽了教学的时间以及空间,能够实现各大学校以及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连接,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实现大量优秀教学资源的查询吗,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并且互联网信息技术还是先网上教学等变革,为中职学校教学搭建了更加稳固的教学平台。
其次,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创新性发展。在信息环境下,中职学校教学工具更加多样化,教学手段也愈加丰富,如微课教学、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等等,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了更加直观有效的学习环境,且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兴趣的培养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强化了学生的感知体验,对于学生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提升十分关键,以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最后,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着、指导者和参与者,单纯的依靠教师是无法实现教学拓展的,只有实现学生的真正参与,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而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而是更加的平等的“我要学”关系,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极大增加,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相处,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要点思考
(一)强化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在当前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全面深化的背景下,针对人才的培养要重视国家、社会对人才标准的新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中职学校教学不仅要配偶杨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还要重视人才创造性和道德文化素养的提升,要高素质要求进行人才的培养。因此,中职学校教学在紧抓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强化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同步进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依靠多媒体或联网,培养出具备创新实用型人才。
(二)教师自身要切实转变角色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学生知识获取途径打开了新的方向,学生已经不再完全依赖于教师和书本,同时,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不再是制霸者更加不是信息的独立拥有者,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作为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组织教学活动,以参与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目标,积极引导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各项能力的逐步提升。中职学校教师还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强化中职学校师资的队伍的建设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教师的职能作用更加明确,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要实现高效化的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的丰富自身信息知识经验,以更加先进的额教学理念去实现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以及素养,并不断学习,多参加培训活动,学习更多优秀的教学经验,从而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我。同时,重视学校作为中职教育的基地,学校管理者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对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培养,让他们拥有更好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的专题讲座,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进而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三、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天下,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创新性和多元化,实现了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作为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为学生学习创建更加完善、和谐的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