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分析
2020-12-07佟玲
佟玲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黑龙江 鹤岗 154100)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的爱好、理想、兴趣结合上时代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和权衡,最终确定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
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很不理想,很多教师只注重讲书本知识,导致学生的天性被抹杀,孩子原有的兴趣爱好都不值一提,都成为空谈。有些孩子有绘画的天赋、有些孩子有跳舞的天赋、有些孩子的动手能力特别强,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只有成绩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使学生走出校园都成了书呆子,犹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是相当有必要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喜欢做的事情上,才能心甘情愿的将其做到最好。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充分利用好教材
高中生物教学中,能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方面非常多,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和发现,才能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如在讲解流动镶嵌模型相关知识点时,涉及到荧光标记法;再讲分泌蛋白形成过程时,涉及到同位素标记法。这些都是比较高端高科技的新型技术,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渗透,怎样才能发明出这些高深的方法,成为研究型人才,这就需要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要放远眼光,明确自己将来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这就在无形中为学生渗透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二、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
教师授课效果的好坏,与教学设计的关联非常大。只有预先将教学设计规划明确,才能做到课上游刃有余。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如何才能把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融入到其中,这是教师应该谨慎思考和应该注意的环节。因为这不仅关乎到一节课的质量,还关乎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如何使课的质量得到提升,升到育人的高度。这会使常规的教学不过于死板,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加具有趣味性。
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化教学,例如讲必修二无子西瓜培育过程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充当育种专家,分析怎样培育无子番茄?分析如果大风影响了植物的传粉,那么对于西红柿和向日葵,通过喷施生长素哪个可以防止减产?让学生在变幻角色的讨论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更会激发自己的兴趣,教师趁势导入,对育种工作加以简单的介绍和描述,使感兴趣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
三、设计实践体验
现代的教学模式,不在是老师一言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实践能力。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老师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身体力行的走进生物学的实践中去,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后,才会更深一层次的了解生物学。例如在讲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相关知识时,课下可以组织学生走进自然,比如到草坪或者森林中,在不打扰各种生物生活的情况下,静静的关注生物之间是如何传递信息来进行种群繁衍或者调解种间关系的。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到附近的宠物医院去参观,使学生对身边的动物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一定会有所触动,然后教师要抓住时机马上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动物有动物的生老病死,同样人也一样,那怎样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自己的生命活动更有意义,更加精彩,而不是碌碌无为呢,这就需要自己明确目标,然后并为之而奋斗,不能走一步算一步的混日子。
四、借住生物学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生物学中的科学史特别多,教师借住科学史,能再现科学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和手段之一。例如在讲解促胰液素的发现历程时,囿于定论的沃泰默和另辟蹊跷的斯他林和贝里斯,给学生的最大触动就是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要用于挑战,敢于质疑。这为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一种敢于挑战的胆识。例如在讲解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涉及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经历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但由于没有放弃最终都取得了成功。科学发展就是这样,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这使学生在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努力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五、给与专业指导渗透
当今社会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一切的根源来自对理想和方向的迷茫,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开展讲座,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帮助学生了解与自己兴趣喜好相匹配的职业,在将来的报考中起到参考的作用。教师可以把相关大学分类列举,并将最低录取分数线展示跟学生,使学生对将来要有憧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同时,也要明确根据自己的现有成绩,哪些大学哪些专业更适合自己,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有自己的目标。
生物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也要树立育人的理念,这就需要在课堂中把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慢慢渗透给学生,使学生真正的认识自己,树立远大目标,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