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发挥正面影响的途径

2020-12-07葛馨方

魅力中国 2020年6期
关键词:诺贝尔奖家长老师

葛馨方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0)

当今社会,“神童”案例屡见不鲜,从某某4岁可以识字几千,到某某5岁学完小学二年级课程并取得小托福考试全国前三名。而这背后则是热衷早教及各种补习班且不惜砸重金的焦虑父母。与此相反,心理偏差、行为偏差的青少年也不在少数,青少年犯罪的悲剧也频频发生。而他们的背后往往都是问题父母,存在着一系列家庭问题。那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呢?

称职的父母必须履行五项基本职责:满足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保护孩子免受身体伤害;保护孩子免受感情伤害;满足孩子对爱、关怀和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在伦理道德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而一部分家长打着一切为孩子好的旗号,将自己的梦想加诸于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各种技艺加身,孩子犯错或者成绩不好时只是一味地责怪孩子。结果呢,要么子女屈服于父母的操控,要么与父母对抗,造成“适得其反的叛逆”。而这种叛逆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却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

另一部分家长则选择不管不问,被忽视的孩子则会产生空虚感,恐惧依赖他人,自我评价不切实际,对自己毫无同情,对别人满怀同情;无法针对自己的问题找到原因,经常会有负罪感和羞耻感,容易对自己生气、自责,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自我约束能力差,甚至产生述情障碍。

父母的语言和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不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伴随着他们的生活挥之不去。

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

一、家长重视孩童时期的引导教育

(一)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一个人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名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记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

记者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情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自习观察大自然。我一直按幼儿园老师教的去做的。”

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小养成,一旦错过了好习惯的黄金养成期,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我们经常见到有孩子已经上初中了还是丢三落四,桌面乱糟糟,上课找不到学习用品,听讲心不在焉,经常走神……反复教育却收效甚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很难纠正,这些不良的习惯甚至会伴随孩子一生。

(二)培养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获得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出色的幼儿教育。

在德国,孩子一般3岁上幼儿园,为期3年。这三年中,孩子们学会了自己修理玩具、管理时间、自己约会、制定计划、搭配衣服、整理东西、自己找警察……一个6岁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强。反观我们的很多孩子恰恰这方面是欠缺的。有的已经上了中学,还不会管理时间,做事磨蹭,需要家长不停的催促。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缺乏基本的独立生存能力,令人堪忧。

(三)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并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求知欲和上进心,是对知识的学习具有内在的渴望。孩子只有“爱学”,对获得丰富的知识具有内在的持续的追求,才可能“学好”,并持续保持好成绩。

陈鹤琴先生曾在“活教育”原则中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家长和老师能做的就是引导。给孩子提供好书,多多亲子共读,让孩子从小对书产生兴趣与好感,培养阅读的好习惯。尽可能多的进行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让孩子去探索生活中的美好。

教育的过程就像种植一棵树。如果孩子是一株幼苗,那么家长和老师就是土壤与园丁。家长要帮助幼苗扩张根系,向上生长,老师要修枝剪叶,促进树苗茁壮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品性与根底,消除坏习惯。在此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必须相互信任,才能成就孩子。

二、教师与家长进行教育协作

(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课堂

身边总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往往他们忽略了一句话:一个好老师,或许能影响孩子三五年,但一个好家长,能让孩子受益一辈子。除了文化知识,孩子学到的大部分东西都来自于家庭教育。成功的孩子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优秀的因子,失败的孩子都会在父母身上找到失败的根源。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最好的学校是家庭,最好的老师是父母。

教育无小事,且不能撤回重来。在孩子面前,父母从三观到思想品德再到生活细节的点滴都是教育。

(二)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明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教师就是第二任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指明灯。只有负责任的老师,才会用心管孩子。孩子的成长成才,既需要赞美的阳光,也需要批评的雨露。没有老师是完美的,但为孩子着想、盼孩子变好的心,一定是最真诚的。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孩子毫无血缘关系,却时刻关注着孩子,想尽办法帮助孩子的人。明明盯着压力,却还大动干戈地批评教育孩子;明知冒着风险,却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就是为人师者最大的深情。

家长与学校的关系,与孩子老师的关系,对老师及班级的关心,都会带给孩子最直观形象的教育。如果家长坚持站在老师的对立面,始终不愿意付诸信任、理解、支持与配合,老师的教育就很难进行,就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最大阻力。反之,则会事半功倍。

最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叶,社会教育是干。只有老师认真负责,家长通情达理,学生勤勉努力,社会包容大度,才能推动教育大步前进。

猜你喜欢

诺贝尔奖家长老师
诺贝尔奖知多少
诺贝尔奖的由来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犯错误找家长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六·一放假么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