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评改方式浅析
2020-12-07马春花
马春花
(甘肃省康乐县城东小学,甘肃 康乐 731500)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作文水平代表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作文来掌握学生的内心活动和学习水平。学生作文的评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延伸,教师对作文的评改方式进行一定的完善,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在小学作文的评改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评改方式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停留在非常浅显的阶段,作文写作的效率低下。因此,完善作文的评改教学方式刻不容缓。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创设良好的作文评改氛围”“教师批改与学生修改结合”“以鼓励为主进行作文评价”三个方面出发,谈一谈对完善小学作文评改方式的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作文评改氛围
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少的,很难想象学生能在死气沉沉的学习环境中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为此,教师在进行作文评改时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例如,在完成“难忘的第一次”作文习作后,我在进行作文评改时用了这样的语言作为开场:“老师读完你们的作文后,就被你们作文里表达的感情牢牢吸引了。老师觉得李鸣同学的作文主旨比较明确表达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他最难忘的第一次是自己收拾卫生。他的作文不仅描写出了收拾卫生的细节,还写出了自己在收拾卫生时的内心活动。下面,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这篇作文。”接着我让李鸣同学朗读了他的作文。在他朗读完后,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有的学生认为作文中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很恰当;有的学生认为如果作者的动过描写不够好,如果能描写的生动点,文章会更好;有的学生指出了文章中存在少量的不通顺语句,还有的学生则表示这篇文章非常贴合实际生活使人读起来就像文中的情景真实的发生在自己眼前一样,并表示以后也要认真观察生活,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样,在课堂的初始环节,我就通过创设情境,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文章中的优点,指正文章的不足。由此足以证明创设良好的作文评改氛围的重要性。
二、教师批改与学生修改结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评改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的能力,教给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作品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足。叶圣陶先生说过:“作为文章的主人,自己改正里边的错误才是最好的修改方式。”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了下面三个步骤:
文章赏析: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文章中用的恰当的词语,细节描写传神的语句。
寻找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内容的问题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与题目相符合,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不是积极向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的问题如文章是否能开头点题,结尾有没有扣住主题,中间的转折是否顺畅,结构完不完整,条例是否清晰等等;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上的问题如文章中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不正确的标点符号,是否有与语境不相合的词语。
进行总体评价: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对自己文章评改的感受、体会、建议等,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评价进行指导修正。这样,经过这三个步骤地引导之后,学生对自己文章的认知会进一步加深,写作水平也会大大提高。这便充分证明了教师评改与学生评改两者结合的切实可行性。
三、以鼓励为主进行作文评价
小学语文教师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不仅要结合班级整体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写作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批改,比如:针对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评改时要“求精”。评判写作能力相对差的学生作文时则放低标准“求通”。同时,我们教师在评改作文时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去评价学生的作文,在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写作的优点,对学生的错误给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对学生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对帮助学生形成他们独特的写作风格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以鼓励学生为主的原则,在评改学生习作时,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让学生内心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通过写作表达出来。这样,在教师的鼓励之下,初步进行语言创作的学生们就会消除自己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察觉到作文写作并不是作家的专利,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不可触摸的,从而对作文习作产生浓厚的興趣。这种来自教师的积极鼓励显而易见将为学生后续作文水平的提成及显著发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总之,作文评改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义务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探索出更加完善的作文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真正发掘学生内心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积极向上的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