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20-12-07张杏娟
张杏娟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小陈中心校南大留村小学,河北 保定 071400)
现下过快的发展速度使得人们生活与工作的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人们不再喜欢冗长的事物,尤其是年轻人们,他们喜欢那些短小精悍却又意味无穷的东西,因此许多“微生物”应运而生——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以至于在教育界也掀起了一阵微课热潮。基于此,笔者通过不断实践、反思与总结,摸索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微模式”。
所谓“微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练习等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细致化、精炼化。它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关注每一名学生,以尊重、悦纳、理解的态度走进学生的数学世界,倾听、观察、解读学生的数学思维,调整、改善、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让每一名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学有所获,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一、“微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微目标”的确立
众所周知,每一堂数学课教师都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么样”等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一堂课学什么,也就是我们说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在日常教学中,很多的一线教师都是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教学目标确立的十分空洞、泛泛。他们对于到底为什么教、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等从来不去深究,这是有悖于课程标准的。作为一名成熟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做到“脑中有标、眼中有人、手中有法”,也就是说我们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熟知本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正确的学习数学。
一堂小学数学课,我们在看到教材中呈现的内容之后,必须在熟知学生的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按照课标的要求细化教学目标。比如在讲授“圆柱的表面积计算”一节时,大多数老师会将目标确立为“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原则上讲这样确立教学目标是没问题的,三维目标面面俱到。但我个人认为就是这样的目标让一些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设计(教案)时,因为都想顾及却造成顾此失彼、分不出主次,最终导致在课堂实施时学生学得茫茫然。如果我们把这个教学目标定的微一些、小一些,比如就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定为“小组合作,在了解圆柱体的结构组成的基础上,探究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灵活运用”就可以了。这样的目标清晰明了,强调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既紧贴理念,又易于操作。如果教师设计教案时紧紧围绕这个“微目标”设计,上课时紧紧围绕这个“微目标”去引导学生学习,那么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不一样。
二、“微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微设计”的体现
确立好一节数学课的“微目标”后,教师就开始围绕目标来设计教案,我将“微模式”下的教学设计称为“微设计”不是因为它设计简短、过程性环节少,而是因为它是通过教师课前细微的、独特的观察与研究而生成的。这样的“微设计”着眼于小处、着眼于个体、着眼于微观层面,常常围绕几个学生或几个学生小组的一次交流、一个操作、一个难点来发现和捕捉学生学习时那转瞬即逝的外在表现,认真分析梳理后把握引导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观察越细致,思考就会越深入,分析研究的就会越具体,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诊断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的学习障碍,从而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这样基于“微观察”、“微调研”而进行“微设计”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在学生学习“认识三角形”这一单元的“认识三角形的高”这一知识点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总是困难重重,尤其是直角三角形高的特殊性和钝角三角形的两条外高的画法,他们总是理解不了。于是我开始着手对我班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发现,因为他们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不足,对他们而言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尤其是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其实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数学技能。于是我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了“经过线外一点画它的垂线——找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它们所对的边——学画延长线——试画三角形的高”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的教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后学生们终于攻下了找到难关,夯实了他们的知识与技能,取得了较好的学习实效。
三、“微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微习题”的设计
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巩固练习。一个新的知识点学习完毕,必然需要通过很多次练习题的解决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如果作为教师我们只是一味的依赖“拿来主义”——只运用教材中、练习册上的习题让学生来练习的话,我想不管重复多少遍,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习题是针对知识点而不是针对学生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聚焦、把脉、解读学生的数学思维。 我们要透过教材或是练习册中的常规习题,还原、再现儿童的思维过程,寻找学生学习的“困难区”,并将这些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生成的“困难区”作为教学资源加以研究,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自然、更加主动、更加有效。
比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教材和练习册中多次出现了“寻找单位1”这样的练习题。对于这样的常规典型习题,我会提供不同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动手涂、动手圈、动手分的方式思考“单位1”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含义,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思路,在思维的碰撞与互补中彻底弄明白“单位1”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组。“微习题”研究就地取材,便于操作。更重要的是,每一位教师都有可能、有时间、有能力开展这样的教学研究。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不妨多多进行这样的“微习题”设计。
总之,“微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