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初探
2020-12-07李凤艳
李凤艳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大岭镇怀家中心小学校,吉林 长春 130400)
一、形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识字、写字训练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也就是说,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目标。语文能力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听说读写的训练。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因为识字、写字是读写的基础,作为低年级的教学必须把握好这一教学核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识字、写字的训练,把语文内功练好。但是,部分老师忽视了这一点,反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华而不实的形式上,走进了误区。
二、形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阅读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能正确把握这些新理念的老师改变了过去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提高了教学质量。这是主流,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由于老师个体综合素养的差异性,解读“课标”的能力不同,有些老师认为:不把桌子摆成“饭桌形的课”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课”;“没有使用课件的课”是“太传统的课”;“不搞些表演、画画、唱歌的课”是不懂得“整合与拓展的课”……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导致教学上的错位,因而各种标新立异的设计也层出不穷,随之出现的一些“奇招”也令人眩目,值得反思。在一次阅读教学竞赛中,一位老师教学《荷叶圆圆》(低年级下册),教学过程如下:首先用多媒体和生字卡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生字词(只是认读,没有指导书写或指出学生书写存在问题);然后用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最后着重表演:(1)老师示范边演小水珠边读第二自然段;(2)让学生个别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另一些学生边听边表演;(3)个别学生分角色读全文,其余学生分小组边听边进行表演比赛,看谁动作有创意(学生表演不成功,给人印象是稀稀拉拉);整堂课音乐声不断,表演占了一节课三分之二的时间。但是课后一检查,全班学生能读通顺课文的只有 20%,对生字词认、读、写全部掌握的不到 15%.显然这位老师对低年级教学的目的、任务不明确。“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要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田本娜教授说: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要求做到“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加字、不重读,要字字句句入目,在读得准确的基础上读得流利。”这样的目标不容易达到。因为低年级学生开始学读书时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分不清词语、句子,句逗不分,不懂语调。老师们必须认认真真地指导,扎扎实实地训练,使之读得词句连贯,读得准确。只有这样,方能为下一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打下基础,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上面这一案例,授课老师却把精力放在表演的形式上,全班大部分学生没有开口读书的机会,根本谈不上读中理解感悟,因此,通过任何形式、运用任何手段的训练都须围绕阅读能力的训练这一基本目标来进行,充分发挥文本语言的作用,方能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色。
三、形式必须体现人文性渗透
“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界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它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平分秋色,也不是先此后彼。“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关于人文性要素是这样描述的:“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可见,这些都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上的要求,很明显是根据这一年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决定的。过去,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体现课改精神,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我们教师与人文结了太深的缘,攀了太近的亲。如教《松鼠和松果》便着重于培养学生植树造林的习惯和环保意识;读《美丽的小路》就仅仅围绕如何保护环境进行探究;上《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当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品教材,将思品教育从语言文字中分割开来;甚至有些根本“攀不上关系的”也要牵强附会,例如一教师在上《雨点儿》这一科学童话时,也与环保贴贴心才收场。否则就会被认为缺乏思想教育的导向,扣上没能体现人文性嫌疑的帽子……于是乎,我们的老师把课上完了,但是学生却读不正确、读不流利文本,不会品味那些优美的语言文字,更谈不上具有积累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了。
总之,要避免这样的弊端,我们必须正确、科学地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动态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