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格独高 众美咸具
——略论题画诗中梅的品格
2020-12-07李林
李林
(河北省任丘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 任丘 062550)
“诗画联姻,画上题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特产。是中国文化唯美本质的体现,这不仅是中国画的一种程式,也是画家文化修养的综合反映。“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是南朝王微《叙画》中的句子,表达了画家以满腔激情的心想山水,体现了他对“天人合一”精神的追求。他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寄托自己静穆幽深的情怀。以笔墨抒发对人生的感情与感叹。道家的天人合一,画家的物我两忘,是他们思想境界的追求的结果。题画诗中画与诗、实与虚的巧妙结合实践了这一思想,宋代题画诗开始正式题写在画作上,到元代已成气候,明清几乎是每画必题至今亦然。题画诗中诗尊重画的意境又不束缚与画的意境,根据画的意境有所发挥和有所补充,诗与画相互映发,彼此既能联系融通,而又各善其胜。
梅花玉骨冰肌,傲雪斗霜,经冬凛冰霜之操,成春魁百花之首,以格之高,以韵之胜为古今文人墨客佳人才子吟咏和赞颂。梅花更与“松,竹”齐名为“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同为花中四君子为历代画家笔下提供了艺术灵感和艺术素材而成为纷纷措摹的对象和抒情言志的载体。自古有不少名人都与梅花结缘,咏梅诗、画千姿百态。古代以梅花为题材的题画诗表现的梅花更是多种多样:有山中梅花、庭院梅花、路边梅花、雪中梅花,同是一样的景物被不同的性格、年龄、遭遇的人赋予了种种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形象。赏着画、品着诗更是有人幽思怀古,有人寂宽惆怅,有人引起了相思之情,有人勾起欢乐的回忆。梅花的不逐流俗、下视群芳、贞节自首、挺拔独立的品格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和文艺作品及古代艺术家。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是明代徐渭的一首题画诗。诗中没有执意去描绘梅花的花朵、枝条、颜色之类,也不去过于点染“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等柔化的诗句,而是从大处着眼,从梅花的气势引起人的内心活动而构思立意的。用一濡染之大笔为我们展示了梅花“压俗姿”的昂扬意气、和不凡的姿态,坚贞的操守以及画家不媚俗的高贵品质。其“不堪复写”道出了梅花虽显孤单而犹清高居上的大家境界。在此诗中画家没有过于呆咏画面景物而是就景生法,寓志述怀在优美的画面中注入深厚的情思和意蕴,可算是题梅诗中佳作。
应当看到此诗虽然是写景,其实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当然在任何情况下,一个画家不可能对自然景物作纯粹直观地反映,当他把景物剪裁进诗如画的时候,头脑中或许都会有自己的影子,总蕴藏着喜怒哀乐的感情,这种感情正是诗与画的灵魂,由此我们便可以触及画家的心灵。再者《诗大序》在阐述诗的缘起或本质时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画画也同作诗,所以有“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的说法”。
明代文学家李日华的题梅诗《丁卯新正三日写梅》:“檀口粉腮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此诗画龙点睛笔在于“泼”,然而之所以能够做到“泼下来”是由于“檀口粉腮含笑语”的梅花,梅花是其灵感之源。即使是常人都能感之的物象也只是有素养有准备的人才能捕捉到,既为灵感,也只有艺术家才能柔而化之行于画现于诗。当然若把“檀口粉腮”的梅花只作寻常花草来看,与一般文人等量齐观那就错了。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本无所谓情感和精神“草木本有性”“自由岁寒心”(张九龄《感遇》)是使画家心智的顿悟的灵感才使“诗句从天泼下来”创造了一种不可穷尽和不可实指的诗歌审美境界,给读者留下富于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艺术空间,从而造成一种含蓄蕴藉、空灵缥缈、回味无穷的美感。在自然景物中,在冬的世界里,除了雪的浪漫好像就只有梅花能启发人对艺术的联想。会让人体味到苦寒的结束,美好生活的到来,又会让人引申到磊落无愧的人格。一个性格豪放浪漫的人在醉意中望着梅花,其情感像大雨一样从天而降。
明陈道复画梅云:“竹篱笆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纸帐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折取一枝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这是一首和谐、闲适、宁静、清逸的题梅诗,“竹篱笆外野梅香”独表“野梅”看来定与人工栽植之梅有所不同。《梅谱序》载:“野生不经栽者……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趣者,皆此本也,最清香”上述之彼野梅与此野梅恐无不同。野梅之清香也未必有两样,这幽香、清香令人陶醉。清香之梅“带雪分来”并入“醉乡”何等清闲自在,恰如一爿无人袭扰的世外桃源,投身于自然的抚慰中获得身体的安逸和心境的安宁,让人与世无争。我们也不难发现作者发现吟咏自然的同时是在发现和引用自己。人在自然中尽情享受清香而入醉乡。“梅花得意占群芳”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钟爱与羡慕,前述之香所构成的美好意境为画面定格,进而使人能入醉乡,此题梅诗好似清闲中与梅的对话,在对话中品味生活的乐趣和情趣,耐人寻味。对梅香之向往和生活之依恋及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行云般地语言给人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有人说画是无声诗,但因其无声有时就难免含情而未露,若经题诗轻轻点出,便如拨开一层薄薄的雾霭;那意境即显豁又深远的熔铸了民族文化的历史纵深感,凝聚了民族文化遗产的博大气派与精神气质。
这种梅花的精神不似牡丹那种富丽,不似荷花那种圣洁,不似菊花那样的清逸,他偏好的是朴质无华在寂寞中奋斗,忍辱负重,不怕挫折,开拓进取的精神,把梅花那独有的高雅气质与画相融、与人相随、还与民族精神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