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陶行知“新”的教育思想进课堂

2020-12-07张勇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力精神

◎张勇

陶先生讲到:“杀鸡用鸡刀,杀牛用牛刀,就这是适合的道理;教育也要对着目的设法。”多么朴实的说法啊。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怎样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呢?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去做的。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二是加强赏识教育,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我们就采用很多办法让学生时时感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三是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多样活动。

先生曾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就像我们美术课要启发学生联想、开动创造力,要引导学生敢于去想,敢于去创造。毕竟这个获得新知的过程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得出的,而不是灌输给学生的概念。但比起陶先生和杜威先生所说的“启发”,效果就不一样了。他们注重的是先引导学生去质疑、想办法解疑,让学生通过种种办法的比较来研究最佳办法。这样的启发式教育就能培养出具有探究品质的学生。

在“唤起兴味”这一段里先生讲到“学”和“乐”不可分离,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了。说得太正确了,兴趣和快乐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为师者万万不可老是板着脸,显出威严不可亲近的模样,或是上课、说话做事缺少情趣,否则学生学习就缺少兴味。其实学生不快乐了,我们老师也不会快乐到哪里去。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而实施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发展在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次上得到不同的递进发展。所以,关注差异,彰显个性已成为新世纪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尊重差异、张扬个性的课堂也应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

教师要有同理心,教师要具备“孩子的心灵”,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天地,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教师若不肯向学生虚心请教,便不会知道他的环境、能力、需要,那么,教师就不能教导他。在我的美术课堂上,也不难发现孩子们渴望得到被认可的眼神。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和自己在艺术的天地放飞自己的创造力,上课时总会举起小手问:“老师,我这样画可以吗?”“老师,我可以在画上添些自己喜欢的图案吗?”“老师,你看我画得美不美?”……这时的我眼中,孩子们已不再是孩子,他们像一群挥着翅膀的天使!当你夸奖他们的时候,你会发现向你投来的目光是多么清澈!我想,这就是一种互相认可吧。在认可中在鼓励中,让大家都沉浸在美好的课堂氛围中,产生更好的教学效应。

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应“以学生之乐而乐,以学生之忧而忧”。陶行知说,教师要有开辟精神,一是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这是开拓精神。教师还要有试验精神,引导学生努力求学,永远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我想,这是所有一线的老师都在不断探索的教育精神,并努力地把这样“新”的教育理念带入课堂中,让课堂更添一份光彩与活力。

“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我们要不断学习、实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丰富、提升课堂文化,实践陶行知“新”的教育理念,构建情趣盎然、和谐快乐的课堂文化,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用之才,造福于国家。

猜你喜欢

陶行知创造力精神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陶行知夜归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