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产品“保险+期货”创新模式发展

2020-12-07顾红李晶晶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价钱财险期货

顾红 李晶晶

(保险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8)

2020 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2022 年)》《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和“保险+期货”试点。

从定义看,“保险+期货”是知识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功用的融汇,为涉及农产业主体供应治理风险的东西,农户能够在一系列风险转移中,取得应对应农产物价钱更改而取得的最低价钱兜底保证。

一、“保险+期货”模式试点现状

当前,我国在农业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学者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大多从理论出发,探讨现有模式,分析其社会价值和具体应用。张东博(2017)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源特征及风险诱因进行剖析,提出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等建议。各地“保险+期货”效劳“三农”的基本形式是农户等向保险公司购置价钱保险产物,将价钱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购置场外看跌期权,以及经由过程农作物产量再保险渠道举行再保险,对冲农产物价钱下降和农作物减产大概带来的风险,转移自身负担的价钱风险;期货公司风险治理子公司在期货市场举行响应看跌期货操纵,进一步疏散风险,终究构成风险疏散的闭环。

2017 年末,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苹果期货”,这一创举可谓开创农产品金融化的先河。除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产物外,现在“保险+期货”也进一步扩大到特征农产物范畴,白糖、橡胶、小麦、棉花、鸡蛋等多个农产物连续展开农产物期货价钱保险试点。介入试点事情的保险公司数目一样连续增添,从初期的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等老牌大型险企,到中华团结财险、大地保险、中航安盟财险等。

二、“保险+期货”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的风险

一说到农业生产,就会想到“靠天吃饭”,自古以来,农作物生产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正是因为其本身的特点,使得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户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比较弱的,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户遭受的损失就会比较惨重。而现在,随着农业市场不断的发展,市场格局也在不断改变。国内农产品也会与国外产品产生激烈的竞争,从而影响国内农产品的价格。所以,农户不但要面对自然风险,还要面对市场风险。

(二)农村地区金融化进程面临困难

农业生产和普通商品不一样,农业生产的周期相对较长、农民的信用资质普遍低于城镇用户、初期网点开设拓展成本较高、缺乏针对性的金融产品、金融信贷收益空间相对狭窄等等。经营收益和成本的不对等,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涉足农村地区,所以农村地区金融化进程面临困难。

(三)“保险+期货”知识宣传较少

保险和期货都是较为新颖的概念,随着保险的发展,广大农民对保险从最开始的不认同和不接受,到现在的认同和接受,认为保险的确是转移风险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但是对于期货来说,特别是在保险的基础上加入了期货的概念,对于农村的保户,无疑是增加了更多新的概念,更复杂的知识结构。他们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和接受。

三、“保险+期货”模式发展建议

(一)农户通过农业保险转移风险

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可能完全根除,作为农户可以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农户可以购买相应的农产品保险,将自身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为防止不可预见因素使抵押农产品价格发生巨额波动,农户可以投保相应农业保险获得相应补偿。

(二)期货合约稳定产销收入

期货、期权作为金融衍生工具,能够与保险合作,形成协同力量。保险公司推出“农产品价格保险”相关产品并销售给农民,同时保险公司又在期货公司购买期权进行实质上的再保险,而期货公司则在期货市场上发挥对冲功能最终合力起到控制农产品价格波动振幅,确保农民收入稳定,为其转移价格风险的作用。

(三)加强保险期货知识宣传普及

进一步加强“保险+期货”模式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风险管理的意识以及金融保险知识。加强对各类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的培训,引导他们加入期货市场,扩大期货市场容量。

猜你喜欢

价钱财险期货
算价钱
美棉出口良好 ICE期货收高
银保监通报:平安人寿投诉4072件增长28%,居寿险公司首位!
酸奶的价钱
人保财险:助力“平安河南”建设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花大价钱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
Numbers ldiom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