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校数控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0-12-07孟阳
孟阳
(辽阳技师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由于数控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控专业成为中等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培养一批优秀的数控技术人才,为我国与数控技术相关的行业领域提供人才储备。然而,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提高数控专业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数控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
现如今我国一些中等职业院校,在设置数控专业教学课程内容时未能很好的将数控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目前,数控技术相关教材内容相对落后,数控指令的介绍不够详细,学校机床与企业使用的数控机床型号和仿真软件不太匹配,再加上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重理论而轻实践,实践性教学周数偏少,使学生的整体实践操作水平不高。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了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
(二)学生本身存在问题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年龄等限制,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再加上数控专业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数控专业要求学生们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操作数控专业相关机器设备。数控专业对学生们的高要求使得学生们能够完美完成专业内容的可能性降低,数控专业优秀人才数量较少。而且,一些住宿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课后受约束力较低,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的年龄一般处于叛逆的青春期阶段,不喜束缚,玩心较重,这就更导致学生们缺乏学习兴趣,课后时间也不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数控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效有待提高。
二、提高学生数控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任务驱动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任务驱动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个任务基本上都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对项目教学任务进行设计和布置。第二阶段:让学生按照相关任务和要求去进行探索研究。第三阶段:任务完成之后进行小结,并对此次的任务做出评价。教师需要根据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和目标进行设计布置,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来进行适当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和专业技能去完成教师设置的项目任务。将学生进行优差组合的方式,利用以优生带差生的方法组成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负责好自己的工作内容,实现共同进步。
(二)选择符合本校数控专业的教学内容
结合我校数控机床的操作系统,选择一本以FANUC数控系统为主的、具有较多的车床、铣床加工实例的教材,然后对教材进行提炼,结合课本上加工指令的例题,制作与之对应的“例子课堂”视频。此外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设备,将这些“例子课堂”推送到学校教学资源平台,方便学生课后利用智能手机、电脑、iPad等智能设备进行观看、复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微课”进入数控实训课堂
在加工实践环节中要求学生必须动手操作,由于学生人数与机床数量的不匹配,导致教师在讲解操作步骤时,学生聚集、围圈,许多外围的学生根本无法看清详细的示范操作步骤,难以掌握注意事项与加工技巧。因此,为解决我校机床数量与学生人数严重不匹配的情况,教师预先将“对刀操作”、“基本指令操作”、“循环加工操作”等,分别录制成“微课视频”,存放于“班级共享网盘”。这不仅方便学生利用手机、电脑、iPad等智能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观看,而且大大降低了加工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和安全隐患,还减少了加工耗材、降低成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多元化评价方法的使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期末考试平时分数和期末考试分数各占50分。平时分数又细分为:出勤10分;仿真加工10分;加工任务实验20分;实验报告的撰写5分;参加竞赛5分。期末考试:包括理论20分,现场数控加工30分。其中平时分数和期末考试中的每一项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来刺激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比赛、数控考证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校企合作”培养对接性数控加工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企业实际生产,坚持实行企业为主导,学校参与生产性教学模式。学校提供场地与主要设备,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校企合作进行相关数控产品的加工,学生在实训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在校内开展生产性教学。企业选派有丰富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帮助学校组织生产实训,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制订教学与实训计划,定向为相关企业输送数控专业人才。这样不仅有利于为数控专业相关企业提供优秀人才,还有利于提高该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的就业率。
三、结语
数控技术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加强数控专业师资力量、完善数控专业教学基础设施以及改革数控专业课程内容等方式、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来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创新型数控专业人才。然而进行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所需时间长、力量大,因此我国相关组织机构和人员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入改革中去,从而为我国提供优秀的数控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