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怎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0-12-07吕飞
吕飞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伯阳中心学校,甘肃 天水 74103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方法,以增强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的必修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路径之一。”据此可知,体育课程兼具强健学生身体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双重任务,其中,德即为德育。德育渗透在每一门学科体系中,文中则着重探讨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一、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分析
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的内涵被深化,要求其与德育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小学体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小学体育教师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小学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对学生的德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体育教师在授课时言行举止的文明程度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模范;其次,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工作态度会对小学生良好德育的形成产生影响。有的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充满热情,以灵活多变、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学生难免会对其态度、行为进行模仿;最后,体育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德育的养成。比如,学生在进行体操技能学习时,可能因学生个体身体的灵活度、协调性等存在差异,有的教师会对学生持批评态度,长时间之后,部分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对体育课程产生厌恶感,甚至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学生今后待人接物习惯的养成。
(二)不同体育课程内容与德育形成的关系
体育课堂活动往往极具趣味性、生动性与自主性,其中诸多内容都与小学生德育的形成息息相关。比如,田径教学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与心理耐力;球类教学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体育游戏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
以接力赛游戏为例,在游戏过程中,部分小学生表现欲强烈,但自制能力较差,为获胜难免会忽视游戏规则,出现类似抢跑、违规仍继续比赛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告知学生,违规抢跑不守规则的行为难以体现公平竞争的意义,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价对小学生德育形成的影响关系
小学时期,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尚处于朦胧状态,此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正确形成至关重要。但个别学生自尊心尤为强烈,难以接受教师的批评话语,而在心理层面产生自卑感。例如,有的学生胆小,性格内向,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差强人意,若教师对其挖苦讽刺,很可能导致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学习产生心理障碍,而对其未来健康成长产生影响。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的对策分析
(一)在体育游戏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大部分学生因体育课的趣味性、生动性、自主性等而偏好体育课。所以,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可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其中。比如,教师可利用“捕鱼”游戏,把学生分为鱼组与捕鱼组,让捕鱼组学生彼此手牵手开展捕鱼行动,待游戏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捕鱼行动成功的因素,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明白只要团体心连心,便没有抓不到的鱼和解决不了的难题;教师还可以创设“勇敢之路”游戏,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跑道设置跨越障碍,最后利用比赛形式,寻出遵守游戏规则的胜利者。待游戏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跨越障碍的引申意义,告知学生人生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类难题,要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努力奋进。
(二)紧扣体育教学内容,渗透德育素材
紧扣体育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德育素材,是教师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基础。比如,在训练小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时,教师可总结篮球赛事中关于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实例,以此来增强小学生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其学会理解与宽容;在开展长跑项目教学时。教师除却教会学生必要的长跑技能外,还要鼓励学生相互支持完成长跑任务,通过具体训练引导学生意识到技能训练与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三)健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健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以提升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首先,学校可组织德育渗透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德育渗透工作的水平;其次,结合学生身体与心理发展现状,制订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体制,强化学校对德育渗透工作的执行力度。比如,学校可以原教学评价指标为基础,融入德育渗透评价,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察后,来评定体育教师德育渗透工作与体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尚处于发展初期,是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关键期。因此,体育教师要始终明确为人师表的职责,在体育游戏活动及体育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素材,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