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

2020-12-07熊艳

魅力中国 2020年1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语文教师

熊艳

(贵州省仁怀市第四中学,贵州 仁怀 564507)

目前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好地学习,使其语文综合能力及水平实现有效提升,促使其更好地发展。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展开分析,为更好地实现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依据,使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以有效增强。

一、语文思维能力培养过于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站在学生的角度传授知识,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械装置。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会直接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任何体现。形成习惯后,学生的思维就会固化,他们认为理解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老师教的思维方式,不会找到新的思维方式。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不正常的发展。只有依靠教师,他们才能成长。在思维训练教学中,积极思考是使学生成长的最有效途径。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启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思考的最常见的方法是提问,几乎所有老师都很熟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主动发言和回答问题,提问方式的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需要改进提问的形式,使学生有更多主动思考回答问题的愿望。教师可以用情感来感染学生。语文教材选文大多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背诵课文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在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气氛充满感情。当学生被课文中的思想感情所感动时,他们的表达欲望会更强,提问的学生会更愿意回答。教师能熟练地提问。一些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是他们不理解问题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借助教材中的文章或自己的能力创造一个答疑的场景。学生被带入教师设置的场景中,感同身受,就会更容易回答问题。

三、深化学生思考方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启发学生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而深化学生思考方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首先教师应当刻意的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在学生回答问题之时,教师不能被已有的答案束缚,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回应,促进学生的想法观点向更深层次拓展。等待学生回答完毕,教师不能责怪学生得出错误答案,反而需要鼓励学生的思考方式。当然同时也要指出学生为何得出错误答案的原因。其次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教材上的文章几乎都是一家之言。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的选取部分课外内容,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讲述课外内容,并将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进行比较,鼓励学生也参与发言,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存疑能力的培养。思考通常都是从怀疑开始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的对部分存在争议的问题提出假设,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针对问题发表意见。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于所接触的知识始终保持这样的态度,不能完全的相信表面现象。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组成讨论小组,面对有疑问的问题,分工合作,解决自己的猜疑,养成深入探究问题的习惯。

四、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难以逾越。教学中,这就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五、慷慨的鼓励

世界上不会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对于课堂上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回答,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类鼓励性评价语言,分享给大家。一是对问题回答得优秀的同学,我们要大加赞扬。如:“你真厉害!”“我真佩服你!”“你真行,这么难你都能想得出来。”二是对问题回答仅仅是正确的同学要予以肯定。如:“回答得很标准,相信你下次会更有文采的。”在鼓励的同时对他提出了希望。三是对问题回答错误的同学要用宽容的态度,千万不能打击,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阻碍他们思维的发展。我们可以这样说:“你再想想。”“你能行,换个思路考虑。”有了这样慷慨的鼓励,再加之因势利导,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勇于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

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学习最困难的不是如何记忆,而是如何在没有老师正确指导的情况下掌握知识复习和预习的要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满足学生文章中的每一个字,而是教给学生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按照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多与学生交流,制定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案。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