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柳琴戏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20-12-07王迎来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艺术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柳琴剧种剧团

□王迎来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一、柳琴戏发展概述

柳琴戏作为地方剧种,流传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今天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在当地十分受欢迎,在众多地方剧种中具有一定影响力。

柳琴戏萌芽时期,其演唱者多为贫苦的农民,他们选择依靠卖唱沿途乞讨,俗称“唱门子”。后来卖唱者吸收周边戏曲艺术优点,逐渐转型为专业艺人。随后戏曲艺人增多,角色表演愈加完善。演唱中,柳琴戏曲调的尾音翻高且有较长时间的拖腔,别具特色,以此发展成为地方特色的“拉魂腔”。此时,这些艺人已形成较大型的民间班社。戏曲的不断传播,拉魂腔不仅扎根于农村,而且慢慢从农村进入繁华城镇和市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仅在以徐州为中心的苏北地区仍存有为数不少的民间剧社。团体的建立和完善,使剧种完成了从简单的“唱门子”到一方戏曲代表“拉魂腔”的转变。1953年,政府对剧团进行收编,柳琴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琴”而被正式定名为“柳琴戏”,一直沿用至今。

柳琴戏源于民间,又流行于民间,地域乡土气息浓郁。其演唱内容题材多取自民间,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富有民间艺术特点。且戏曲听众多为农民,作为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逢年过节、庙会等重要节日聆听柳琴戏,在农闲或田间劳作时,人们也会时常表演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以作娱乐。论起当地人对其喜爱和追捧程度,可用当地的民间谚语来形容:“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

二、近几十年人们在柳琴戏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在戏剧实践方面,柳琴戏取得明显发展应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柳琴戏的重视,使得这一小戏成为地方独具特色且规范的戏种。20世纪下半叶,为继承发扬地方优秀艺术文化,政府部门对苏北地区现有的多个分布较散的民间柳琴戏剧社进行收编,这其中包括新沂、邳州、睢宁等地的民间剧社,后又扩建为江苏柳琴剧团。政府对柳琴剧种进行大力扶持,柳琴戏因此进入一段较长时间的繁盛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柳琴戏渐渐恢复演出,上到文化部受邀赴京为国献礼及慰问演出、进行戏曲艺术影片拍摄工作,下到地方送戏演出,柳琴戏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值得一提的是,柳琴戏专业学校的建立,使柳琴戏的培养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苏北地区柳琴戏专业教育的相关机构,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既已存在。据笔者了解,当时徐州市区及下辖县皆有培养演员的机构,为柳琴剧团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此外,柳琴戏理论研究成果的涌现。过去柳琴戏侧重实践表演,理论方面相对薄弱,近年来,理论研究相比之前有了较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大多论述当今柳琴戏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问题,涉及戏曲表演方面的研究着墨较少,如《柳琴戏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探析》《柳琴戏的发展及其艺术特点》《柳琴戏的艺术风格与传承研究》《试析柳琴戏的唱腔特点》。由此可见,简单列举柳琴戏自身理论的研究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需切实保护和传承柳琴戏。

三、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戏曲进课堂活动使笔者有幸近距离接触徐州传统的柳琴戏。传承人朱树龙受邀来到现场,为我们献上一场视听盛宴。笔者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传承人讲述,了解到柳琴戏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戏曲演出出人出力,演员的劳务需要费用支撑,但收费会影响听众观看意愿。

其二,浮躁环境,人们没有时间和心思静坐下来欣赏柳琴戏。当下人群适应快节奏生活,而戏曲节奏比较缓慢,耐人寻味,需听众静心。例如,笔者亲身体验柳琴戏选段《断桥》,唱词基本与文言文相近,唱词有不同的含义,而今人很少愿意花心思细细品味。人们每天被工作占用大部分时间,生活压力较大,工作之余更多会选择影视娱乐节目缓解压力。

其三,戏曲人才匮乏。学习戏曲的人逐渐减少,随着在职人员年龄不断增长,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据了解,老师门下的柳琴戏学员多为中年人,困于自身条件及传承方式自身缺陷与不足,传承面临较严峻的困境。

其四,柳琴戏的忠实听众主要在农村,多为老年人,送戏下乡固然可行,但增加了演出成本,剧团资金不足,开支难以维持,影响了剧团的良性发展。

柳琴戏作为地方戏种,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瑰宝中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我们应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进行传承和创新研究,尽最大努力将柳琴戏曲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猜你喜欢

柳琴剧种剧团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柳琴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以2010-2020 年为例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