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层党的建设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2020-12-07胡炜
胡 炜
(中共武汉市洪山区委党校 湖北武汉 430070)
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基层执政的基础。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劳动力流动频繁,普通群众个体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弱化,一定程度削弱了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亲密联系。社会文化结构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大规模的强制性的集体群众文化活动已很难存在,相对于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引领更处于弱势地位,较少受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视,党对基层社会思想引领失去主动权和话语权。此外,互联网对思想引领提出新挑战。因此,我们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我们的执政基础才能巩固,我们的主张才能实现,我们的政治生活才能优化。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重视政治工作,引导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
当今时代科技高度发达,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大大地缩短了人们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人人都有发言权,处处都是信息源,西方的思潮和非主流舆论对基层党员和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堡垒的作用,要紧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决不能放充舆论阵地。要加强政治工作,创新基层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把生硬的政治理论变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体的宣传形式和内容,引导人民群众自觉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让党的理论和主张具有说服力和战斗力,政策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我们清醒认识我们的优势和面对的考验与危险;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基本职责的时代定位;需要我们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首先,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教育工作。要完善党员学习制度,学习要有具体的学习计划和考核标准,把考核结果做为年终定级评优的依据之一;要充分发挥“三会一课”、“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作用;要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目标,加强理论教育、形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二要牢牢把握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宣传好党的主张。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方法,提升基层党组织理论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把政治原则放在首位,充分论证党的主张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三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党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条条款款比较多,内容往往比较长,人民群众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听,即使听了也记不住、搞不懂。这就要求我们基层组织勤动脑,多学习,吃透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对政策内容进行提炼,用几句话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表述出来。并要不断增强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用更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让群众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清楚、一想就懂得。
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基层党组织要实现对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话好说不好做。尤其是到了基层,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一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点做不清办不明,人民就会骂娘。这就要求在基层一定要理顺党组织体系,做到党的工作到哪,党组织就要覆盖到哪,让民群众感到党与人民同在。创新强化网格化管理,将基层街、乡、镇内各企业、单位、小区、个体商铺、集体经济等全部都纳入网格中,并同步建立党的组织;要理顺与其他基层组织的关系,加大创新力度。如现在社区和物业的关系,人民群众就不很适应,能否把物业也归入社区。这样既能解决社区为民服务的资金问题,也能使物业维修、小区安保达到真正党领导,让人民群众感到党领导一切的工作格局。在城市全面实行街道(园区)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体制。农村党组织尤其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对基层村、乡各级、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要完善基层党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要充分运用好民主集中制,基层党组织应参与所在基层单位重大决策,特别是在拥有自主决策权的两新组织中,要有党组织书记参加(列席)高层重要会议制度、党组织与管理层沟通协商制度。
重视队伍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展现党强大领导力的具体体现,是党领导一切的根本保障。党员的素质各素养决定了党员能否在错综复杂的实践工作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路线,能否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能否在困难来临时冲锋在前,发挥表率作用。因此,对党员的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尤其是对基层工作的党员更加重要。通过教育,才能加强党员的自身修养,才能使他们遵纪守法、严守党纪党规、拒腐廉洁、钻研本职工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选好领头人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党在为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堡垒,选好“堡长”是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一定要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优先选配到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位置上。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平台,监督党员、发现问题、教育党员的“主阵地”。基层党员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严肃党内的政治生活就体现得更加重要。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活,应在规范的基层上创新,严格按照党章和党规的要求完成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制度、流程,让党内政治生活真正成为党员党性锻炼的有效平台,这是重点。但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活形式,也是刻不容缓的。比如,基层党员人数众多,而且位置相对分散,全体很难定期到指定地点集中学习,无法达到学习实效。我认为就可运用互联网通讯技术,打造“撑上组织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灵活性和吸引力。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活还应注重实效,我们不仅要让党员了解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还要让党员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工作,更要学会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法宝,使每一个党员站稳立场、坚定“四个自信”。
重视服务质量,当好人民群众的动员者和引导者
基层党的组织是我们党的基石,他们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与人民群众直接面对面交流,是为人民服务的“桥头堡”。他们与人民处理关系的好坏,决定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高低,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否热不热爱共产党。人民群众身边的事处理好了,就能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认同感。要发动和领导人民群众,从来都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是对人民群众的组织和动员的有效性的根基。
主动作为,群众参与树民风
一要培养群众在基层自治活动中参与的热情。这取决于真正实现基层组织的自治权,把基层重大事务的决策、管理、监督等事项归还给基层,使群众能够真正参加与自己利益有着切身关系的自治活动。要加大有关事务公开力度,将群众关心、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进行公开,激发群众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要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基层自治的精神实质、目的以及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让基层群众在政策宣传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对自治制度的认知,逐步培养基层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基层事务的积极性。要通过典型示范作用,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对基层自治抱有“消极”或者“迟疑”态度的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到自治管理中来。同时,党组织还要积极开展活动,推行积分激励机制,对党员和群众参与党内活动、政治学习、志愿服务等进行积分,实现党组织领导、政府和社会调节、居民(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二要大力宣传法治,推进依法治理。虽说基层人民群众面对的都是些小事琐事,但清官难断家务事。只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才能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使人民群众懂法、守法、用法、护法,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推动基层管理走上法治化的轨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纠纷,依法开展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三要营造崇德向善的新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基层的道德培育和道德约束也应是基层党组织高度重视的工作。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公共场合讲文明、上车排队、主动为老幼病残孕让座这样的要求上,而是在社会责任、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公益精神上要有新的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乡规民约和企业章程中,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站稳立场,深入工作
一要引导民意,强化党内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思想体系,不断反映着时代要求和特点,其与我国现实情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断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只有继续坚持并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作用,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也才能使我国政治文化健康发展。强化党内政治文化,不仅需要党组织自上而下地宣传党的主张,而且要将党的主张渗透到基层的方方面面,把政治信仰转化为群众内在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基层党组织可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办党员夜校、道德讲堂,在主要交通路口、窗口服务部位进行立体化宣传,推动党内政治文化进社区、进楼宇、进家庭,凝聚向上向善力量。二要了解民意,准确掌控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人民群众的诉求是基层党组织一切工作的启点。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因此,基层工作首先在建立人民群众意见反映渠道和诉求制度,让人民群众有位置说话表达自己的诉求。其次,就是要对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建议进行及时的处理,快速把处理意见和结果反馈回去。完善群众决策参与机制和基层民主协商制度,集纳民智,拓宽创新基层工作思路。三要顺应民意,要深入群众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基层人民群众不同其他领域群众的特殊情况和不同需求,结合基层人民群众的特点找到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规律,正确运用舆论导向,营造团结向上的主流舆论势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服务方式要符合群众的需求,要有群众立场。人民群众的评价应当成为评价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