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基本技能展现中国舞魅力
——论中国舞表演中的基本功训练
2020-12-07杨洁
◎杨洁
一、身体素质训练
中国舞动作长而舒展,具有良好的延伸感,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以及胯的带动都极其重要。除此之外,这些内容的实现还应在技术训练时,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在中国舞基本功训练中,身体素质的训练主要包括力量训练、稳定性训练、协调和灵活机能训练等。举一个较为浅显的例子,舞者为了掌握技巧中的跳跃动作,则第一步需要练习跳跃动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作为中国舞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安排弹跳训练的过程中,则需要结合弹跳训练的人体运动形式自身规律及其特有的舞蹈形式,在能力培养、整体思路以及空中的爆发力等方面,也需要融入中国舞特定的风格特征。为此,需要继续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随后结合中国舞的力量练习方式、速度和肌肉能力同步使用多样的动作结构辅助练习,完成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接下来的动作技术练习做好充分保障。
二、练习基本动作,牢固基础练习
在中国舞练习中,为了更好地掌握动作技巧,为接下来更为深入的动作学习做好保障,则需要练好基础,避免在后续的学习中受伤。首先是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的入门训练动作,此项内容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打开自身的腿部关节韧带,且形式主要分为压前、旁、后腿。在压腿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腿背需要向外打开,且保持上半身的直立。部分同学的韧带过紧,在初期训练中不能要求学生一定压下去,而是要保证正确的姿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达到最终效果。教师在音乐的选择上,需要选择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其次,推脚背组合。脚背取决于人的先天性因素,但也需要重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开始之前,需要引导学生从脚尖到脚背都活动开,在训练中则双手扶杆、挺胸抬头,随后从单肩背训练进行。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节拍进行训练,前两拍需要引导学生将单脚的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抓地面,3—4拍脚尖绷直,使整个脚背呈月牙形,最后三拍换脚,动作与之相同。
三、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一曲成功的舞蹈,不仅要体现出舞者的动作,更要通过神态、细节动作来表现出舞蹈所表达的情感,而教师仅通过几个技巧、动作组合是远不能达到舞蹈演员标准的,这就需要引导他们懂得能够结合自身的理解,在理解中添加主观意识,并将其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经典、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并让学生了解舞蹈的情感内涵与相关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舞蹈所表现的情绪。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人物骨骼与集中构造之间的配合联系,让其了解上身的肢体动作以及表现力离不开锁骨、腔骨等的相互配合,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设计安排相关的训练组合,进行自由练习。其次,通过音乐的筛选来激发学生的表演意识,使其从这种状态中感知舞蹈的意识,让学生更为清楚了解肌肉与骨骼的完美合作。最后,在舞蹈表演中融合自身的理解,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呈现的结果也存在差异,学生可以在表演中,融入自身对舞蹈的理解,使舞蹈动作更具表现力。
四、控制力与协调力的综合训练
在引导学生完成拉伸、力量训练之后,学生会在基本功的控制与展现方面更加轻松。在接下来,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控制力以及协调力。在中国舞训练过程中,这样两方面的训练内容主要是结合组合训练的方式进行的,且一般划分为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是在掌握力度、控制力等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开展自然组合训练。其次是基本功的训练组合,最后是表演性的舞蹈组合。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四肢协调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舞蹈基本功训练是引导舞者掌握更多技能、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前提。基于此,专业教师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结合当前基本功训练中存在的短板,落实必要的措施,以此来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舞蹈基本功、提升自身的舞蹈素养,并使自身的舞蹈更具表现力。与此同时,开展有效的基本功训练活动,能够保证学生接下来的舞蹈学习顺利进行,并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损伤,整体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