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2020-12-07曹霞霞
◎曹霞霞
现在孩子们都是被家人保护得很好的宝贝,所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亲自动手制作某种事物的机会很少,他们的依赖性也比较强,缺乏一定的创新思维和挑战精神,因此,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主动动手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不仅有利于学生艺术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手脑结合,促进学生智力开发
小学时期是孩子们的启蒙阶段,大家都知道,孩子动手的过程也是他们动脑的过程,并且有科学研究证明,爱动手玩玩具或者做手工的孩子比手懒的孩子脑子反应更加快一些,这就和我们发现喜欢活蹦乱跳的孩子思维更加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这对于他们今后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课中进行手工创作的时候,老师会带领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手工作品,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受到这些艺术作品的熏陶,并且从中得到启发,学生的审美能力会随着他们欣赏的作品数量的增加而得到提高,他们会逐渐产生对艺术的理解,学到在课本中看不到的技巧,然后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他们亲手制作的作品会给他们带来一种成就感,给予他们创新和学习的自信,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
(一)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动手的意识
在美术课堂中,进行动手操作之前,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赏析,在对优秀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增强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当学生产生了对艺术的向往之情,他们就会产生自己实际动手的兴趣,因此老师要选择适合小学阶段的美术作品。比如,户外采风是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户外的田野上观察花鸟虫鱼,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大自然是激发人们热爱生活之情最好的媒介,当学生对观察到的事物产生兴趣之后,就会想要动手将他们或者是画或者是写而记录下来。
(二)增加动手实践相关课程,锻炼学生动手的能力
现在的小学中,像美术这种艺术类课程还是比较少的,手工课的增加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机会。在手工课上,老师要放开对学生的束缚,不要为学生制定千篇一律的手工作业,更不能布置只有在家长的陪伴下才能完成的手工作业,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大胆地去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手工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学习编织的时候,老师主要是向学生讲解各种材料和使用方式,再教给学生编织的手法,然后就是学生的自由发挥的时间,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老师只是为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指导,而不插手他们的作品内容,给予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
三、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解放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正确思想,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让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在动手创作中得到发挥和提高,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