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管理中的应用思考
2020-12-07朱晓铃
◎朱晓铃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需要学生德才兼备,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叛逆期,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十分必要,关于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则成为了教师们的难点,本文通过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德育管理的思考策略,为教育行业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问题的提出
从客观角度论述,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必要,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育,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关于传统文化,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仁、义、礼、智、信、孝、温”等内容,是中国发展不可缺失的闪光点,也是德育教育需要参考的关键。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过度重视考试成绩。另外,部分初中生认为西方文化值得追逐,逐渐遗忘了本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管怎样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面对文化融合正确的态度。传统文化和德育管理教育两者可以融合,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第二是中国的孝道值得传承,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成为有感恩之心的好学生。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德育管理的思考策略
(一)结合生活引入德育管理工作
德育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此实现开展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会提问学生回答问题,若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就会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开始起哄或者嘲笑,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高一层次的问题,让这些学生回答,若是答不出,要反问“为什么回答不出问题要被嘲笑,现在置身处地感觉如何”,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在别人没有自信心的时候可以给予鼓励,但绝不能嘲笑他人。在结束后,教师要告诉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等传统文化,让学生虚心请教他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保持正确的态度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结合社会流行文化引入德育管理
目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入,部分学校开始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一些媒体也开始宣传文化的继承。例如:节目《朗读者》的播出,很快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不少教师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朗读者》的片段,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感情,向学生传达德育教育。此时,教师要多多利用这些节目,在班级内开展德育教育的管理。或者是选择其他类似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百家讲坛》之类的节目,让传统文化映入学生视野,这样便能达到传承的目的,让学生明白中华文化值得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三)注重教师榜样力量
教师时刻陪伴在学生身边,作为“管理者”“引导者”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炼,并阅读优质好书,以提升思想觉悟。另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中华文化的育人风格,若是发现自身有错误,应及时改正,真正的担任起“授业解惑”这个身份。借助传统观念,向学生证明“知行合一……”让他们明白只要坚持,肯定能成功。
(四)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加强社会实践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进行德育管理,要让学生有判断观念,最好可以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然后慢慢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做更好的自己。当然,德育教育仅限在课堂未免过小,要多向外界探索,这样才可以真正培养学生,公益方面便是不错的选择,同时也提升了实践能力。例如:带领学生进入养老院,让学生多和老人交流,并帮助老人打扫卫生,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耐心和感恩之心;或者教师组织学生去红色基地旅游,如近几年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城市周边——如化州、高州等地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去参观研学,这些红色景区曾经历过老一辈人的热血拼搏,这种革命精神正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以此坚定选择,避免被不良诱惑吸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是对关于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管理中应用思考的简要分析。鉴于以上论述,可见德育管理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能够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并且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教师在管理学生期间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不能过于严肃,更不能过于散漫,要把握得当,才能震慑学生。文中提到了传统文化和德育管理的几点策略:结合生活引入德育管理工作、结合社会流行文化引入德育管理等,其中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自身实践。教师本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可以促进其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落实,而学生的自身实践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内化,实现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