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故事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探讨

2020-12-07张洁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僻字花木兰民间故事

◎张洁

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叙述起来往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任何一篇民间故事都是通过奔走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积累下来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民间故事流传至今仍然能与当今社会接轨的原因。本文所阐述的民间故事融入语文课堂有三种教学创新形式,分别是将民间故事与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将民间故事和德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授和发展;将民间故事与语言表达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将民间故事和阅读相结合

生僻字往往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去学习生僻词,这就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了阻碍。一些民间故事虽然通俗易懂,但往往也伴随着一些学生不认识或者没有接触到的生僻词,在网络信息尚不发达的年代,教师多采用板书生僻字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学习字词,逐字逐句带领学生阅读和识字。而如果能将其他的形式引入到生僻字的学习中,学生学习新字词就会更加轻松和省力了,达到这样效果的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将民间故事融入到生僻字教学中。

例如,在《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中,有这么一段话:“......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动了恻隐之心。”短短的两句话可能就包含有学生并不认识的两个生僻词:“揪”和“恻隐”。通过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将民间故事和学习生僻词交织在一起,一边学习词语,一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与经典,学习和阅读的能力都在此过程中提升了。

二、将民间故事和德育相结合

现如今,语文教学更加看重的是对于思想和文化的渗透,也就是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文化的滋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故事比比皆是,语文教学应当处处留心,不能够只停留在故事内容的表层,而是应该深入挖掘故事所表达的寓意和其深处的内涵,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作品本身的内容并不是很难,但是如果被问到这个故事要深层表达什么含义的时候,学生往往答不出来,或者答不对点。作为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了解民间故事深层的寓意,从而将道德和美好的品行真正内化于学生心中。

三、将民间故事和表达相结合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识”到“知”再到“用”三个阶段,前两个方面的叙述已经阐明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民间故事的过程中从“识”到“知”,那么第三个阶段,将民间故事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以致“用”,传统的阅读和背诵教学往往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抽查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可以将民间故事和表达相结合在一起。通过将民间故事应用到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也能拓展知识面,为课堂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木兰从军》这一民间故事中,恰逢皇帝招兵,但是正赶上花木兰的父亲生了重病,不能按照皇帝的要求去赴任,于是花木兰说服家人,女扮男装,替父出征。这一情节就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通过提出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表达。在表达的时候可以请同学们站起来,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一定的猜测,可以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对于问题的结果大胆进行预料,养成勤动脑的优良习惯,真正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四、结语

在现代文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步走向衰弱。为了改变这样的一种趋势,教师和学生都要付出非同一般的努力才行,加强民间故事在语文课堂中的融入,教师责无旁贷。而民间故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特点。将民间故事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内容的丰富度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教师和学科的满意程度也会增加,与此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于无形之中授予德育教育,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猜你喜欢

生僻字花木兰民间故事
友谊使者讲述的民间故事
生僻字里识青铜
王春艳:战“疫”场上的“花木兰”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花木兰
魔法糖的故事(三)
让语文老师也会怀疑人生的生僻字
学习生僻字
花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