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调整和改革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探析
2020-12-07徐洪元孙巍
◎徐洪元 孙巍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落后
我国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以管教为主的教育方式,教育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审视学生,将学生视为管制对象。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真正需求,让学生对其产生抵触情绪,因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成效。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增强,思想多元化,且有很广的信息来源渠道,如果不能把握学生的独特之处,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就无法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从而无法进行针对性地教学。
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主要通过对学生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行为进行教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开始进行改革创新,各种新的政治观念随之涌现出来。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近年来,教育内容虽然进行多次调整,但仍旧是换汤不换药,对社会变化的把控不及时,因此不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虽然目前大学中有关理想信念的教学课程较多,但是都没有很好的教学成果,主要原因是因为教育内容过于落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现状,而且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需要,学生无法在其中得益。
(二)隐性教育内容缺乏
教育中不仅有显性教育这种课上教学,还有课外知识拓展的隐性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物质上体现在校园建筑、花草树木以及道路布局等方面;制度上体现在社团管理和宿舍管理等方面;精神上体现在学生活动、名人讲座等方面。但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缺乏学生隐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导致学生理想信念不能更好地进行发展。
二、调整和改革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核心,教育行业也应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形式。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为提升大学生教育的成果,学校要 坚持“以学生为本”。将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对待,通过为学生服务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大学生的个体意识逐渐增强,传统填鸭式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只会降低教育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落实“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进而增加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模式,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
(二)吸收优秀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以“仁”为教育核心,而后强调“礼”的重要性。注重“仁、义、礼、智、信”的思想观念,这种传统思想教育在学生理想信念的养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大学生最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要理解透彻,因此要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历史素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唐诗宋词等文学方面着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完善其自身人格、提升综合素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自我修养
理想信念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教育环境后天逐渐形成。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正确树立,离不开良好的教育修养。朱仁宝曾经提出:要想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学,还要让其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进行自主转化,这个过程是知、意、情、信、行进行互相作用,也是完善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大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自我修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通常将实现自身价值归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提升自我修养,才能在复杂的网络信息时有正确分析,并进行运用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要重视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方针,创建新的教学体系,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健康地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