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0-12-07肖燕

魅力中国 2020年13期
关键词:支架习作教材

肖燕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红星路小学,贵州 黔西南 562400)

一、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作文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

作文内容应反映生活实际,是现实的最好写照。然而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展开,没有认真审题,书写内容较为空洞,使人读完之后没有任何的收获感,同时没有完全体现出写作的新鲜感。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作文练习时,围绕范围的写作方法,提炼写作技巧,把写作提纲列出来,然后让学生围绕提纲,把自己生活中相近的内容串联起来,同时运用写作手法,修饰作文的句子,提高写作的效率。但是,很多小学生的写作方法是从查阅作文书、寻找相近的内容进行加工,以自己的文字掌握情况和书写习惯将范文进行改头换面,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经验写照出来,使得语文老师在读的过程中以为是自己的真实生活写照或者亲身经历。但真正意义上说这些感情流露不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也不是自我生活体验的素材。如果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写作能力,忽视学生的写作内容是否原创,很容易被学生的这种写作假象所欺骗,导致小学作文教学真正失去原汁原味的写作。

(二)作文形式缺乏创新

以往学生的语文知识获取储量多半以课外书籍为主,大多数时间从作文书中寻找适合自己写作的素材和参考来源,随着信息时代的普及与发展,很多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作文题材实用性不强,并且多半是死板的格式,不符合小学生的写作特点,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作文创作的创新性,缺乏独立的思考意识和写作灵感,强制性的改编已有的范围格式,甚至有的小学生直接不修改便全部复制粘贴,照本全抄的现象非常凸显。学生通过写作过程中的范文抄写,使得他们的写作形式是十分接近,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假思索,不愿意去探究作文的写作技巧,也不愿多花时间揣摩写作的方式和考虑内容是否严谨。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写作欣赏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最根本的是导致了自我写作中创新意识的下降。

二、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从“习作知识”走向“写作支架”

“写作技能的掌握,区别于逻辑严谨的系统知识掌握,需要个体反复的训练和实践。因此,写作技能的获得,主要凭借写作活动来展开。”为什么写作活动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是因为写作活动中潜藏着“写作支架”。存在“写作支架”的写作活动,才是高品质的写作活动,才是真实有效的写作活动,才是发挥写作指导功能的写作活动。“写作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用知识而不是懂知识......也就是说,写作知识只有在被运用体验之后才能成为写作学习内容。写作教学应该由过去侧重传授写作知识转变为开展写作活动。”显而易见,写作知识在写作活动中那个“被运用体验”的状态就是“写作支架”。“写作支架”是“能帮助学习者达到更高层次水平的工具、策略和指导”。写作活动之所以需要“写作支架”,是因为习作者在言语认知结构或能力结构方面存在着不完善或不稳定的问题。借助“写作支架”,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走出局部言语的“梗阻”,促进言语逐步完善、整体发展。

(二)从“自我修改”到“面向读者”

一篇习作完成,并不意味着习作活动的终结,而是一个人写作意义的开启。言语交往是写作的本义,如果一篇习作不放在交流的平台上,面向更多的读者,那么这篇习作的存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在一个完整的写作活动中,应该包括互动评点的环节:一方面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到作为写作者的荣耀,从而期待下一次习作活动的来临;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伙伴的长处,发现自己不足,为自己的言语成长寻找发展点。因此,为每一篇习作召唤更多的读者,为每一位作者蓄积更多的写作动力,可以说此环节的写作活动意义非凡。如果和以往的人教版习作教材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前者强调更多的是“自我修改”,而后者反复提出‘面向读者”,在统编版教材习作中,类似“和同学交流”的表述一共出现了五次。分别是:第一单元习作: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第二单元习作:写好后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再和同学交流。第四单元习作:写好后,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内心的活动,然后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第七单元习作: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介绍得是否清楚,再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第八单元习作:写后,和同学交换习作读-读,看看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是不是写清楚了,再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

(三)从“结果指向”走向“过程引领”

苏联教育家达维多夫认为学习活动有五要素:活动的需要、动机、任务、动作与操作,其中的“任务”就是对活动对象的指定,“动作与操作”是对实践探究过程的强调。由此可见,在写作活动中如果没有“动作与操作”,习作教学就无从发生,学生的写作学习也就失去了根基。写作能力和素养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渐进而成,正如《社会心理学》中所言:“从事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一定能力的机会。”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中,就提供了这样的“过程引领”,让写作活动,特别是教师的习作指导活动清晰具体地呈现出来。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例,教材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完整的“写作活动”过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实践,就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基于统编教材,将学生的习作基于“活动”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不断提升学生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支架习作教材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教材精读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习作展示